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本義》:蹇,難也。
又曰:足不能進,行之難也。明其為行之難也。蹇字從寒從足,足所以行,故蹇為行之難。見險而止,即足不能進,行之難也。此皆明卦之所以為蹇。
卦名為蹇,取卦德見險而止之象。凡人之居於險阻而不得有行者皆是。
東北險阻,又艮方也,是二義。東北險阻,以天下大勢言。又艮方是就卦上取,乃文王後天之卦。
方在蹇中,不宜走險。如戰國諸侯西有強秦之患,乃自相攻伐;劉備北有曹操之難,乃恥關羽之沒而伐吳;漢後主之時,國勢既弱,乃連年出師北伐:皆在蹇而走險也。如沛公入關而見羽鴻門,就漢中之封而不攻羽,乃蹇而不走險也。
陽進則往居五而得中,蓋卦自小過而來,陽本居四,今則進居於五,而得上體之中,是進而得其所安,有平易之義,故利西南。得所安,猶云安從坦道。退則入於艮而不進,其退為誰?指九三也。九四進而居五,則九三為退,三雖不退,以四之進觀之,則為退矣。退則入於艮而不進,東北艮方,正卦中所忌也,故不利。利見大人,占者若是在下之人,則大人當兼德位說;若是在上之人,則大人專以德言,如劉先主之於孔明,唐肅宗之於郭子儀也。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言蹇之義難也。卦之所以為蹇者,蓋此卦之德。坎為險而居乎上,險在前也;艮為止而居乎下也,險而能止也。見險而能止,則不陷於險矣,其知大矣哉!見險而止,與能止不同。見險而止,是勢不得不止,止不在我也;能止,是可止而止,止在我也。加一能字,所以贊其知也。
釋卦名義而因贊其美,所以勸也。
蹇,利西南,往得中也。
言蹇利西南者,以此卦之變,陽自四進而居五,得上體之中,是平易之地也,故利西南。
不利東北,其道窮也。
其道窮,是解不利,其義自卦變來。猶需卦彖傳往有功,解利涉,其義自兩象來。言不利東北者,以此卦之變。九三退則入於艮而不進,艮方是其所忌也,故其道窮而不利也。
九三非卦變,亦謂之卦變者,因四進居五而得也。
利見大人,往有功也。
蒙引往有功是本卦體,有大人之象。若作虚說,則下文貞吉却是本卦體,今但得依其說。
當位貞吉,以正邦也。
言卦之六爻,陽則居陽,陰則居陰,而各當其位,正之義也。故能貞則可以濟蹇而得吉,又由是可以正邦,不但濟險而已也。正邦又是推出一步。
蹇之時用大矣哉!
言蹇之時,必往西南,不利東北,必見大人必正,然後其蹇可濟,則其時用不亦大哉!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山既險阻,上復有水,難以措步,蹇之象也。行有不得,人之蹇也。君子以之反身修德,自有失而致之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是而修焉,將見在邦必達,在家必違,而蹇可濟矣。
初六,往蹇,來譽。
初六當蹇之時,往則險在前也。險而不能進,蹇也。不往而來,則有見幾知時之知,是有譽也。
隆山李氏曰:古人生居亂世,無官守之責,類皆高蹈遠引,以待天下之清。卒之身名俱高,傳播萬世,夫是之謂往蹇來譽。與夫履富貴而蹈危機,以致身名俱仆,為後世之指笑者,有間矣。
象曰:往蹇來譽,宜待也。
此發明來譽之意,謂初六往蹇來譽之時,非謂其勿往也,謂宜待時而往也。無夫子此說,初幾為無用之廢人矣。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六二柔順中正,是靖恭忠藎之士,君臣之義,纒綿固結於其心者也。上應九五而在險中,君在難也,故能不避萬死一生之難以求濟之,是為蹇而又蹇,初不為一身之謀也。諸葛孔明曰: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則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其二之謂歟?
匪躬之故,是言不為一身之謀。蒙引云:所以蹇而又蹇者,初非以其身之故。似是人疑為一身謀,方爾蹇蹇,故如此解之,似乎不通。世豈有為身謀而蹇蹇者耶?其為身謀而不蹇蹇者,皆是也。
象曰:王臣蹇蹇,終无尤也。
此以明忠臣義士之心也,與大過上六象傳同旨。
九三,往蹇,來反。
此爻以六四參看,頗難。九三陽剛,只云來反,不許往濟。六四陰柔,則云來連,許其往濟,又連九三,皆許之,何也?蒙引謂三與四乃上下體之别,又謂三在險之外,四則入於險,故其象不同,似未透徹。依愚見,六四位近九五,乃近君大臣。三居下體,無位,是不當事任之人。聖人不許三而許四,又并三而許之者,四居可為之位,其勢足以有為;三居無位之地,自不能為。必待四之連引,然後足以有濟爾。
象曰:往蹇來反,内喜之也。
此是象傳之意,爻中未必有此意。言九三當蹇之時,反就二隂内之,初二、二隂亦喜其來,本義因此就下箇得其所安。
六四,往蹇,來連。
六四既連於九三,合力以濟,則是亦欲往而非來者矣。曰往蹇來連,何也?往者獨往也,來者欲人俱往也。上九往蹇來碩亦然。
象曰:往蹇來連,當位實也。
此明來連意。當位指六居四,實指九三言。四以六居四為得其正,九三陽爻為實,以六四之正而遇九三之實,所以為來連以共濟也。
九五,大蹇,朋來。
九五君位,其蹇也,國家治亂所關,宗社存亡所係,非他人㝷常之蹇也,故為大蹇。然居尊而有剛健中正之德,居尊則名位爵禄足以奔走天下之士,有剛健中正之德則道德仁義足以固結天下之士,故必有朋來助之,將見智者獻其謀,勇者效其力,而蹇將必有濟矣。
九五與六二為應,六二是匪躬之臣,本義不取與五共濟,而取諸明來者。蓋九五之大蹇,非一人之力所能濟,二之陰柔,又難與共濟,五之中節,又足以廣致天下之羣賢,故濟蹇不無望於六二,而次於羣朋者,此也。
九五,大蹇,明來而無吉利之占。程傳謂六二才弱,不足以濟。本義不取六二爻義,似不用其說者。依愚見,蹇卦五爻皆在蹇中,而未出乎險,故聖人未許吉利之占。上六居蹇之極,將出乎險,故許其來碩吉,利見大人。蓋否極則泰,物極則反,雖云人事,亦天道也。上六,程傳說亦好。
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天下之難方殷,非聖賢之才莫能濟,而五剛健中正之德,適合濟蹇之用,是中節也。惟其如是,故在大蹇之中,而有朋來之助。不然,則為豎子不足謀,天下之賢有望望而去者矣。
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此爻本義已在卦極,往无所之,益以蹇耳。蒙引有疑,委可疑。按自初至四,皆未在卦極,而亦往蹇,何也?六四來連,九三合力以濟,九五有朋來之助,皆不得吉利,而上六吉利,又何也?依愚見,上六往蹇,以在蹇之時,與三四同。其有吉利之占,則以居卦之極,為出險之時爾。但本義當時必有所見,今未能知,姑記於此,以俟知者評焉。
本義云來就九五,就象上解。又云利見大人,指九五,就占上說。
象曰:往蹇來碩,志在内也。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志在内,雖有所指,而未明言其為五,以從貴始明言之也。以從貴不作推本說,如比卦外比於賢以從上例。
易經存疑卷五
<經部,易類,易經存疑>
天泽履卦 地位:老阳|人位:少阴|天位:老阳|错卦:地山谦|综卦:风天小畜|交互卦:风火家人。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虎尾謂乾剛在前,兌柔自後躡之也。乾雖剛猛如虎...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李塨撰《周易传注》中对《水天需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
乾为天卦 地位:老阳|人位:老阳|天位:老阳|错卦:坤为地|综卦:乾为天|交互卦:乾为天。乾,元亨利貞。 孔穎達疏:正義曰:乾者,此卦之名。謂之卦者,《易緯》云...
[清]尚秉和撰《周易尚氏学•卷六上经》第20卦-观卦:风地观卦(坤下巽上) 风地观卦 地位:老阴|人位:老阴|天位:老阳|错卦:雷天大壮|综卦:地泽临|交互卦...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杨爵《周易辩录》中对《天火同人》的详细解释,卦辞: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刁包撰《易酌》中对《山地剥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剥,不利有攸往,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吴桂森撰《周易像象述》中对《火风鼎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鼎,元吉,亨,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
《直方周易》雷地豫 【本经】豫⑴ 利⑵建⑶侯⑷行⑸师⑹。 【译】雷在地上震动象征动荡,应对动荡要事先准备,有利的做法是竖起箭靶训练军队。 注释:⑴“豫”预备、事...
本文内容是作者[北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天夬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彖曰:夬,决也,刚决...
水地比卦 地位:老阴|人位:老阴|天位:少阳|错卦:火天大有|综卦:地水师|交互卦:山地剥。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彖》曰:比,吉也。...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地天泰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泰,小往大来,吉亨,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郑刚中撰《周易窥余》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山火贲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贲,亨.小利有所往,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翟均廉撰《周易章句证异》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山火贲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贲,亨.小利有所往,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张浚撰《紫岩易传》中对周易六十四卦《火地晋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