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亨,利貞。
一隂進乎二陽之上,如何為喜之見乎外?盖隂本居下,今自下而進,越居乎陽之上,隂得乘陽,非其所望,是以喜也。大傳: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故兌之象為澤,澤,止水也。坎象為水,坎卦下一畫是隂,變而為陽則為兌,是坎水而塞其下流,乃止水也,故亦為澤象。程傳:兌,說也。能說於物,物莫不說而與之,是以致亨。然說之道,利於貞正,非道求說,則為邪諂而有悔咎,故戒以利貞也。本義用彖傳意解。
愚按:程傳之解,更似潔淨。方西樵先生約說用之,不為無見。然彖傳、本義之說,似不可廢,今宜兼用。蒙引說易,多有似此者。
文王繫兌之辭,謂兌以說物,本有亨道。况此卦之體,二、五二爻皆以剛而得中,又有致亨之道,故其占當得亨通。非道求說,則為邪諂而有悔咎。况此卦之體,三、六二爻皆以柔而居外,又有不正之嫌,故占者利於貞正。兌亨之後,不忘利貞之戒,聖人之情可見矣。
彖曰:兌,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說之大,民勸矣哉!
剛中而柔外。若依蒙引剛中字輕,則聖人用剛中二字虚了。若依本義剛中故說而亨,柔外故利貞,則彖傳已遺了亨字,剛中二字亦無所屬。依愚見,當依程傳說陽剛居中,中心誠實之象,柔爻在外,接物和柔之象,故為說而能貞也。依此說,則說以利貞之意皆有所自。彖傳剛中柔外四字俱不虚矣。天理人心,正而已矣,故說以利貞,則順乎天而應乎人。必言應人者,說道關乎人,天人之理一,故言人而并及天也。說以先民者,有道以說之,使民欣說相先以趨事而不憚勞也。盖好逸惡勞,人情之常,勞民之事,本非民所說。若營不急之務,如魯莊公築臺于郎、于薛、于杏,秦始皇築長城、阿房以役民,則民胥讒作慝矣。惟夫事之不容已者,如鑿池築城以防寇盗,為臺為沼以察氛祲、時觀遊,以是而役其民,民必思夫上之興作也,事非得已,下之趨事也,職分當然,皆欣歡悦樂,相先以趨事而不憚難矣,故曰說以先民。孟子曰:文王用民力為臺為沼,而民反懽樂之。此說以先民也,即孟子以逸道使民之意。
民忘其勞,根源在說以先民上。說以先民,民既說之,自忘其勞矣。民若不說,雖欲民忘勞,不可得也。說以犯難者,有道以說之,使民欣歡勇往,直前以犯難也。盖好生惡死,人之常情。若好大喜功,如秦皇、漢武,北擊胡,南擊越,使數十萬生靈死於沙漠瘴厲,則民驚懼讎怨,有不說者矣。惟夫四夷交侵,寇賊竊發,戕賊我邦家,殄害我生靈,於是温詞正義,褒賞激勸,驅其民以防患禦寇。民必思曰:除暴止亂,人君之道;尊君親上,庶民之職。况上之使我,本為民除害,非欲殺我也,皆欣歡而樂於効死矣。故曰說以犯難,即孟子以生道殺民之意。民忘其死,根源在說以犯難上。民若不說,雖欲民忘死,不可得也。民勸矣哉!民勸,即是民忘其勞。民忘其死,此所以為說之大也。說之大,是即上文而贊之。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講習者,講而又講,所謂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必以朋友者,以我之所見而資乎彼,以彼之所見而資乎我,如兩澤相麗,互相滋益也。只是致知之事,大學傳所謂道學是也。
初九,和兌,吉。
以陽爻居說體,其說也正,不失之邪媚也。處下則不失於上求,无應則不失於私繫,故為和悦。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悦之以道而不失節,是和悦也。以和而悦,外不失人,内不失已,吉之道也。
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疑,碍也。言無疑碍也,即行無不得。所以然者,以居兌之初,其說也正,故行無所疑碍也。
九二,孚兌,吉,悔亡。
九二以陽居隂為失其正,不免有妄說之悔。然有剛中之德,是有誠心者也。占者有孚而說,有其誠心,則誠能動物,人無不說,悔其可亡矣。盖中重於正,因中可以求正也。
象曰:孚兌之吉,信志也。
信志只是誠心。解,孚,兌。
六三,來兌,凶。
隂柔不中正,妄說者也,為兌之主。又善悦人者,上无所應,而反來就二陽以求說,則求非其類。所謂未同而言者,在己既失其道,在人未必我應,故凶。
象曰:來兌之凶,位不當也。
只是不中正。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九四上承九五之中正,下比六三之柔邪,欲從三則慮失五,欲從五又慮失三,於是籌度二者之間,求其所從之人而未能有定,故曰商兌未寧。然九五中正,六三柔邪,其為人既有邪正之分,而九四陽剛,是素能守正之人,故能介然守正而疾惡柔邪也。如此則有直諒多聞之益,而無便辟善柔之損矣,故有喜象占如此。其象如此,其占亦如此,與旅六四同。
象曰:九四之喜,有慶也。
有慶是解喜字。無便辟善柔之損,而有直諒多聞之益,是有慶也。
九五,孚于剥,有厲。
㨿九五之德、之時、之位,與其所比之人,實有聽信小人之幾,故繫辭聖人為之設戒曰:孚于剥,有厲。是知吉凶無門,惟人所召,君天下者尤不可不謹也。
象曰:孚于剥,位正當也。
正,謂剛健中正。當,謂居尊位。惟位正當,故自恃其聰明富貴,密近小人,以為不能害己,而一於聽信。明皇之於李林甫,德宗之於盧杞是也。
上六,引兌。
上六成說之主,卦之所以為兌者也。况又以隂居說之極,是善於為說也,故為引兌。是欲引下二陽相與為說者,然不能必其從否。故繫辭聖人於九五為之致戒,於上六不言其吉凶。
象曰:上六引兌,未光也。
貶之之詞。夫與人同歸於善,君子莫大之善也。上六相引以為不善,其道奚光哉?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保巴撰《周易原旨》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水困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赵彦肃撰《复斋易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离卦》的详细解释,卦辞: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何楷撰《古周易订诂》中对周易六十四卦《雷火丰卦》的详细解释,卦辞: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龙仁夫撰《周易集传》中对周易六十四卦《风雷益卦》的详细解释,卦辞: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赵善誉撰《赵氏易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雷山小过》的详细解释,卦辞: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彖曰:小过...
易经火地晋卦的“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爻的详细解释。
[清]查慎行撰《周易玩辭集解•卷四》【上经】第23卦-剥卦:山地剥卦(坤下艮上) 周易玩辭集解卷四 翰林院編修查慎行撰 【原文】剝,不利有攸往。 乾五變而成剝,...
易经风天小畜卦的“九二:牵复,吉。”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王又朴撰《易翼述信》中对《水雷屯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解蒙撰《易精蕴大义》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火革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
[清]朱軾《周易傳義合訂•卷二》【上经】第2卦-坤卦:坤卦为地(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本...
易经风火家人卦的“初九:闲有家,悔亡。”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陈瓘撰《了斋易说》中对《火地晋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火山旅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旅,小亨,旅贞吉,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