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剛中正三句,釋亨字】。
序卦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小畜乾在内,履乾在外,有巽德以畜此乾,則條條理理,一一可措之踐履間,故履者禮也。
天理,人所本來具足,若不見之躬行實踐,終非我有。履是步步實踐功夫,然要履得這禮,須是有一段中心樂循天理意思。故說在内,乾在外,方可言履。盖天理至剛,極是尊嚴直截,必以柔道履這剛,方得委委曲曲,從容和婉,而中乎天理之自然。故履之為義,以柔履剛之謂也。只是這履甚非容易,一毫差失不得。履之至尊貴却至可畏,至威嚴却至可危,无異履虎尾。然若履之道少未盡善,傷害立至,未有不為虎所咥者,其難履如此。如何是善履?若所云可畏可危者,是天秩天序之當然,這禮便不妨人底。若可畏可危者,不合于天秩天序之當然,這禮便要妨人底。所以要履,又要他不咥人。若論天理自然,何至難履?若此,雖在以柔履之柔道上,却易有病。其所為柔說者,說而得中,則自心即是天理,應乎乾之說也。如說而不得中,則心之所說,未必天理之當然,不能應乾之說也。故彖曰: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
【要看是以二字】。
其得亨如何?九二、九五本以剛中相應,惟其說諸心者剛中之說,則其見諸作用者皆剛中正之禮。以此履尊居正,所行者必中節之禮,非和而不知節之禮,何疚之有?以此為履,正是禮而和用先王之道,以斯為美,小大由之者也,豈不光且明乎?疚字正在說之中不中處看,光明則乾之大明,所以亨
小畜曰剛中志行,明指巽五言。履曰應乎乾,即繼之曰剛中正,則知所以應五者,全在兌二之剛中可知。然不曰說應健,而曰應乎乾,健以德言,不可見。履實實見諸行事,曰乾所謂天則是也。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程傳曰:上下之分明,然後民志有定。民志定,然後可以言治。民志不定,天下不可得而治也】。
上天下澤,截然定分,不可踰越。君子於定分一毫无越思,必在上者克盡得天在上之道,在下者克盡得澤在下之分,上下必不可紊,實見諸行事,方成得履。上下之辨,正要在履上辨。用一片精細心思去辨,乃君子之用柔;辨定而志定,是君子之履剛。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言中不自亂也。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履之三,即小畜之四,皆卦主也。柔而不可用,所以咥人之凶。繫于三,是柔之病也。只用剛中,所以從二之剛,方救得此病。故小象曰志剛,與畜之四曰上合志,兩志字正一般。
初九說个素字,見得人脚下自有一條潔潔浄浄本分内天理,措足可樂。只是人不肯依着行行,須是出於中心之願
【中庸素位願外之願】。
故象謂之獨行願。九二說个坦字,見得人脚下自有一條寛寛平平天理内道路,舉步至安。只怕人不能安静去行行,須是有不逐世味幽閑貞静心腸,故又說幽人貞吉。夫必幽人之貞而得吉,乃知于世情少有一毫熱閙心,必不能履坦坦之道也。人當此境最易亂,故曰中不自亂也。六三是个柔體,於天理上見得不全,便是眇之不足以明,他却自以為能視;行不能中,便是跛之不足以行,他却自以為能履。如此去,必要認錯了非禮之禮,誤己誤人,如何无妨害?所以咥人凶。畢竟辨一片剛說之心,只照天理中正處說而應之,方可无此病,故云武人為于大君。為于大君,効命於君也。
【如舊說,于字无用】。
大君,指九五中正而履帝位者,取武人貴專一也。
【巽卦利武人亦如此】。
只要一心從剛,故曰志剛也。
邵子曰:五伯者,借虚名以爭實利者也。帝不足則王,王不足則伯,伯又不足則夷狄矣。若然,則五伯不謂无功於中國,語其王則未也,過夷狄則遠矣。猶能維持二十四君,王室不絶如綫,夷狄不敢屠害中原者,猶五伯借名之力也。所以聖人有言曰: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其斯之謂歟!
【按邵子說此爻精矣。桓丈之所嚴者,天澤也,而非中非剛,故雖視亦眇,雖履亦跛,未免咥人。何者?履者,禮也。正誼而不謀利,明道而不計功,盡去名利兩見,所謂幽人之貞,若假之而已。借虚名争實利,豈禮也哉?所以凶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九五:夬履,貞厲。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四乾體,愬愬,乾之惕也。四雖剛不得中,以敬謹勝,所以履虎尾而得終吉。禮主於敬,敬則无不可行,象故曰志行。五曰夬履,澤上于天為夬。其彖云:夬,決也。健而說,決而和。決則極分極明,和則一一自然天理。今履五剛中,正應說之,中至分明,中却一毫,天則不差,所謂履和而至五之履也。曰夬履如此,而嚴之以貞,又加之以厲,只有和之美,更无說之病。履帝位而不疚者,非此履乎?故見其位正當上九。履之已成,特以反觀考驗結之。考祥云者,吉事有祥,非中非正,安得有祥?考祥,考中德也。視履考祥,則目常顧步,其旋則要終,步步返照本心,此君子一步不放學問,故履道以此為完局焉。
總:人脚下,一離了素,一離了中,便都是咥人之履。愬愬恐懼者,此也;貞厲防危者,此也。直到其旋,一一反諸心,而无不適惬,方得了手,方稱元吉。履,德之基也,豈易言哉!
小畜初與四應曰復,自道從頭反復起,所畜者无非天矣。履上與三應曰其旋,到底常反觀,所履者无非天矣。義互相發,總要完此乾德。
履,履剛也,履天理也。聖人嚴此履於上下名分,至擬之以履虎尾,不咥人,其戰兢惕厲之小心,有不可勝言者矣。
【只想履虎尾時,脚下輕重敢一毫自由否?】
山火贲卦 地位:少阴|人位:少阴|天位:少阴|错卦:泽水困|综卦:火雷噬嗑|交互卦:雷水解。賁,亨,小利有攸往。 賁,彼偽反。賁,飾也。卦自損來者,柔自三來而文...
易经雷天大壮卦的“六五:丧羊于易,无悔。”爻的详细解释。
[清]尚秉和撰《周易尚氏学•卷十三下经》第43卦-夬卦:泽天夬卦(乾下兑上) 泽天夬卦 地位:老阳|人位:老阳|天位:少阳|错卦:山地剥|综卦:天风姤|交互卦...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方寔孙撰《淙山读周易记》中对《泽地萃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彖曰:萃,聚也,顺以说,...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保巴撰《周易原旨》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兑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兑,亨,利贞,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解蒙撰《易精蕴大义》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山泽损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彖曰:损,损下益...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保巴撰《周易原旨》中对周易六十四卦《火地晋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
【周易下经】第42卦-益卦䷩风雷益卦(震下巽上)-[元]趙汸撰《周易文詮•卷二》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卦畫損上益下,民富則君不得獨貧,下益而上亦益矣,故為...
【周易上经】第7卦-师卦䷆地水师卦(坎下坤上)-[宋]董楷撰《周易傳義附錄•卷二下》 傳:師序卦:訟必有衆起,故受之以師。師之興,由有爭也,所以次訟也。為卦坤上...
易经泽地萃卦的“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叶山撰《叶八白易传》中对《山天大畜》的详细解释,卦辞: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崔銑撰《讀易餘言》中对《水火既济》的详细解释,卦辞: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耿南仲撰《周易新讲义》中对《震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震,亨,震来萀萀,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彖曰:震,亨,震来萀萀,恐致福也,笑言哑...
天火同人 地位:少阴|人位:老阳|天位:老阳|错卦:地水师|综卦:火天大有|交互卦:天风姤。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