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像象述卷六
明吳桂森撰
損: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損下卦上畫之陽,益上卦上畫之隂】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言當損時則至薄无害】。
彖曰:損,損一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虚,與時偕行。
上經以泰否居中,下經以損益居中。損益即泰否之第四變,
【一變隨蠱,二變噬嗑,三變咸恒】。
損卦止在上,要終成泰之事。益卦震在下,從根傾否之事。能盡損益之道,方得有泰无否。故夫子雜卦,翻損益于上經,翻否泰于下經。以人事囘氣運,非損益其道无由也。損益乃以兑巽二女之事,完成震艮二男之事。盖從柔道以補剛道,先致力其小,以求諧其大,精細工夫也。損者以日減為日增之事,益者以善下為善進之事。損兑在下,要從兑說進步,故其妙只在上行二字。益巽在上,要從巽入得力,故其妙只在下下二字。損下益下,即損内益外也。人若肯自家從身尅治,自然向外,都得通行工夫。只要自損,便是得益,故卦名之以損,而曰損德之修也。損上益下,即損外益内也。人要取益于外,无如虚受于内。内既得益,于外原无損,故卦名之為益,而曰益德之裕也。損益二字,原不可拆開作兩件看。未有損而不得益者,又未有得益而猶可謂之損者,只是必先有損,然後有益。故損之為義,聖人教人下手求益妙法。卦體艮止在上,學問到得止,天下之益,孰大于是?只是不上行,如何造得能止田地?惟有一損,便有上行。盖人所以無進路,只為見得自家十分有餘,一知損便覺不足,自然常常求進,不到至極不止,進則益矣。故損下自然益上,所謂其道上行也。舜之舍己,孔之克己,舍與克都是損下法。一損中有无窮妙境,所以既說有孚,又說元吉,又无咎,又可貞,又利往,而尤可貴在有孚。盖不能損者,縱有好善樂取念頭,俱作不得實見,便隨處有隔碍。若實實能損,這一點自无自虚之念,真如谷虚而衆善自歸,何有不孚?這一孚便是天下第一件有益美事,所以元吉;更何過不可補,所以无咎;真是萬事之幹,可以貞之永久,所以可貞;又何往而不利,所以利有攸往,皆從有孚得來。故彖文下一而字,千斤萬兩,見不損不成孚,孚則衆妙自集,則所云益上,惟此實心自損而已。曷之用二句,則又精言損道之妙。言只怕不能損,不怕不得益,只要損得合法,不必較量益之有无。真能損者,即二簋之約,亦可成享。彖曰:二簋應有時。時者,理之當然處。若當損便損,適得其時,則雖所損者小,而所得者已大。盖一念虚,而天下莫大之理已在是矣。曷之用三字,正是自擇時宜之意,最有味。爻中弗損之益,正合時之損,損之盡善者也。兌本柔,艮本剛,損下益上,乃曰損剛益柔者,盖凡兌、巽,皆以柔損剛之卦也。說以說乎乾剛,入以入乎乾剛,用柔濟剛也。凡艮、震,皆以剛益柔之卦也。止以止二柔,動以動二柔,用剛濟柔也。損以兑,要艮止,非損剛益柔乎?
【損乾益坤】凡盈必須損,虚必須益。内三爻分明以柔損盈之象,外三爻分明以剛益虚之象。盈虚損益,一自然適當之理,時所當然,故曰與時偕行。不識盈虚之時,則不知損益之妙,不能損則不能益矣。
【損内體兌說人只虚心說理,便是損道自然上行。若損民益君之說,乃陸宣公對君妙語,不可以概損義】。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慾。
山澤通氣澤,氣上蒸則山潤,益上之象;澤惟虚則氣方上行,損下之象。懲忿窒慾,是日減工夫修内之法,故君子以自損。朱子曰:懲忿如摧山,窒慾如傾壑。又曰:忿者湧,慾者流蕩,皆澤之象。必是山以鎮其澤,即懲窒之象。合二義,見聖人立象盡意。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損之。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九二,利貞,征凶,弗損益之。
象曰:九二利貞,中以為志也。
損之,能益上者二也,受益者五也,而非三之損无以上行,三行然後得止于上而益成矣。盖柔能損而剛能益柔也。倒轉是益,其爻義亦然。初九,說體上行之始爻。人所以不能損,只為認得益不在己。若曉得是損,就是自益,都是一己身上事。這損自不容緩,亦不容他委,故曰已。
【讀紀】事。遄往,自己事。自己去盡速往,則无咎。遄之言蚤也。酌損云者,斟酌二字原為酌酒。用損下益上,其說以進之不多不少,適當其可,如酌酒然,則上不期孚而自孚矣。其酌,酌此時也。二簋可用享,正妙于一酌,如此自然足以合上之志,故曰尚。合志,謂所尚者以誠意上行,期心志之相合也。二剛中之說以此。上行得居下正道,自然益上。若不守正而行,便有征之凶。居貞之益于已,何嘗有損于上?却都是益。所謂弗損之益,皆因能以中道上行,故曰中以為志也。
【與初爻志字同】。
凡真能益上者,自无須損,故弗損益之,方是真損真益。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下卦本乾,而損上爻以益坤,三人行而損一人也。一陽上而一隂下,一人行而得其友也。兩相與則專,三則雜而亂,戒占者當致一也】。
象曰:一人行,三則疑也。
三為一卦主爻,行謂上行,夫能益上者在初與二兩剛,剛本上行,阻之于前者三也。
【隂下行】。
所以三損則初上行而與四合,二上行而與五合,成致一之功矣。此三人行損一人也,一人行即指六三也,九在上能受一卦之益者也。三上行則與上合,而亦成致一矣,此得其友也。使非六三一損,則三不先行,初與二皆不得上交,何由益上?故曰一人行,三則疑也。盖以兌體二剛一柔,非是同氣,所以同行則疑,若純卦有何疑?惟三行而從上,則四五亦得初與二以從之,隂皆從陽,是致一也,致一則益矣。
【一人行二句緊承上文】。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損其疾,亦可喜也。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上九:弗損益之,无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損益之,大得志也。
四與初相應,初上行,四要能受,使己之病未去,如何受得益?所以要損其疾,
【此損字雖非損下之損,而以損為益之義則同】。
四柔又不中,這是四之疾,
【凡艮上爻、震下爻,皆有所不足】。
初曰遄往,惟四之疾遄去,則初之益遄來,故云使遄疾去。益來何喜如之?故曰亦可喜也。六五虚中,能受正應,二剛中,或益之,十朋之龜也,
【龜靈物,五貝為朋,十朋寶之至貴者】。
惟五實能順受,謂之弗克違,猶云欲違不能也,
【弗克字有味,訟卦之弗克訟亦然】。
受善,善斯大,故曰元吉。天下之益,無不歸之,曰或益。皆從上爻得止來,故自上祐,即自天之祐也。上九為艮之止,損道上行,至此得止。得止豈惟上能受益,全卦皆受益,是下原未嘗損也,故曰弗損益之。二之弗損,已弗損也。上之弗損于下,无損也。益莫妙于弗損,故全彖所云无咎也,貞也,吉也,利往也,皆于此見之。夫以下之損,皆歸而益上,得臣之象也。然上益則合四五成益,无家之象也。能受天下之益,又能使天下皆受其益,益有大于此者乎?此損道之終也。三上行合止,則曰得友。以上而得三,則曰得臣,相呼應之詞。總損義莫要于一時,所以從初便要酌于首爻言之。莫妙于弗損之益,故兩言之。莫大于得臣而无家,故以要終焉。五得尊位,則得臣宜係于五。今止言其受益,以十朋之龜歸之,而得臣則係于上者,損道詣極,惟聖賢足以當之。盖合天下之善,都是得止者之善。及至上下有孚,則天下人人受益,皆得止之益也。此何問有位无位哉?此義也,于夫子可以觀之。
山雷颐卦 地位:少阴|人位:老阴|天位:少阴|错卦:泽大过风|综卦:山雷颐|交互卦:坤为地。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
解:利西南。无攸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释名】:坎险难也,震动出也,后险能动,则出于险外而难散矣,解之象也。雷之功无物不发,水之用无物不生,破天地烦郁之...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耿南仲撰《周易新讲义》中对《山泽损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张次仲撰《周易玩辞困学记》中对《地雷复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彖曰:复亨,刚反,动而...
风雷益卦 地位:少阴|人位:老阴|天位:老阳|错卦:雷风恒|综卦:山泽损|交互卦:山地剥。[北宋]程颐撰《程氏易传》繁体版【卷三下经】第四十二卦_益卦:风雷益卦...
水雷屯卦 地位:少阴|人位:老阴|天位:少阳|错卦:火风鼎|综卦:山水蒙|交互卦:山地剥。屯:元、亨、利、贞。 虞翻曰:坎二之初,刚柔交震,故“元、亨”;之初得...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水山蹇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
水火既济 地位:少阴|人位:少阴|天位:少阳|错卦:火水未济|综卦:火水未济|交互卦:火水未济。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彖曰:既濟亨小者,亨也;利貞,剛...
风地观卦 地位:老阴|人位:老阴|天位:老阳|错卦:雷天大壮|综卦:地泽临|交互卦:山地剥。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
【周易下经】第60卦-节卦䷻水泽节卦(兑下坎上)-[元]胡震撰《周易衍義•卷十四》 【原文】節,亨。苦節,不可貞。 【原文】彖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
易经地雷复卦的“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爻的详细解释。
火雷噬嗑 地位:少阴|人位:少阳|天位:少阴|错卦:水风井|综卦:山火贲|交互卦:水山蹇。[清]陈梦雷撰《周易浅述》繁体版【卷三上经】第二十一卦_噬嗑:火雷噬嗑...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李塨撰《周易传注》中对《水地比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
涣卦(风水涣卦)【离宫五世卦|巽上:错震综兑-先天:西南-后天:东南|坎下:错离综坎|先天:西方|后天:北方|天位:太阳|人位:太阴|地位:少阳】。坎水在兌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