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大觀在上,以德化下,則觀之義也。以坤遇巽,為順而巽。九五以中正居上,而四隂仰之,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則君師之道盡,而德與位稱。為大觀在上,觀天下之道,誠敬而已矣。大祭方承,盥而不薦,禮文未舉之際,誠敬於斯為尤至也。以是誠敬之德觀天下,則不言而信,不怒而威,有孚顒若,下觀而化,所謂篤恭而天下平也。天之道,隂陽而已。隂陽不測,則神道也。天惟神道以為觀,故四時不忒。聖人過化存神,上下與天地同流,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則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風行地上,鼓動萬物,觀之象也。先王觀風行地上之象,而省方設教,以觀天下。四方土俗不同,人情亦異,而先王施教恒因之。故省方觀民以設教,則四方風動,而教无不行矣。
初六以隂處最下,去五遠甚,於其陽剛中正,觀下之道无所見,則童子之所觀,愚暗之小人也。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乃其常道。若君子志道,而所見如此,可羞吝也。
六二雖與五為應,然隂暗不能遠見於中正之道,彷彿其疑似之迹,而无所得為闚觀之象。女子者,无非无儀,惟酒食是議,有閨門之修,无境外之志,能如此,斯為正矣,而豈丈夫之道哉?
六三與上九為應,故觀我生進退。我生,上九也。古人於學士多以生稱之,如文帝於賈誼,光武於鄧禹,皆目之曰生。上九以陽剛居卦之上,无時事之責任,自三而稱之曰我生。我者,親之之辭。上九進以禮,退以義者也。三居下之上,有民社之責者也。若觀上九以為進退,則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而无以道殉人之失矣。惜乎六三不足以語此。楊素之於文中子,類此爻之義。
六四居隂得正,位近九五。九五以陽剛中正之德,敷而為禮樂教化,光輝發越而四達者也。書所謂王道平平,王道蕩蕩,王道正直者是也。四覿其光而有所得,為觀國之光也。四之與五,可謂見而知之者矣。以其觀而得之之道,為王賓禮任使之,乃為利也。四於五以上下之分言之,則為臣,以道德為其所欽崇,則曰賓。古人於臣下多以賓稱之,詩曰我有嘉賓是也。象言尚賓,尚高尚之義,戒人臣不以承順奔走為恭敬,而當以禮義亷恥自樹立也。
九五切比上九,上九以陽剛之德,而居无責任之地,是塵視金玉,銖視軒冕,而為尊德樂義之君子也。九五觀其德,而自成君子之德,斯无咎矣。上九之德,足以膏澤斯民者也。五能觀之,以自善其身,施于有政,達於天下,而民俗善,可謂與人為善之君子矣。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未有君德隆盛,而羣黎百姓不徧為爾德者也。象言觀我生而直言觀民者,見上下之一體而上行,下必效也。五與三既以上九為我生,則上九但當言其生,文義可謂至明白矣。剛陽之才足以益世而无用世之責,巽性務入,聖人慮其退處既久而或至失身以求用,則所損多矣,故戒其反觀於己,必道合君子,斯无咎也。君子者,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安於義命而无慕外之心也。以六四之隂柔得以觀國之光,以六三之隂不中正而居下之上,則獨善其身如上九者,志必不能平矣。嚴於克己而達諸大觀,不怨天,不尤人,則志斯平矣,此觀其生之義也。聖人期上九造就之意遠矣哉!象言觀其生,志未平,謂爻辭戒以觀其生者,為其志未平也。平者,有定而居之安也。戒懼與志不平正相反,能戒懼則心存不放而志常平,不能戒懼則放逸傾倒,喪其志而不平矣。如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志平之意也。孔子曰:道之將行也歟,命也;道之將廢也歟,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孟子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為。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則志无不平矣。凡言志者多君子之類,小人不足言志也。
上九之志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聖人恐其動於外物而不能有終,故戒之。
觀者,建極於上而足以表正乎下也。卦之九五以大德而居尊位,為大觀在上。所謂大觀者,動皆順理,且潛隱而形迹之渾化,以大中至正之道而觀天下者也。觀天下猶書所謂表正萬邦,皇建其有極也,故卦名觀。盥,將祭而潔手也。薦,奉酒食以祭神也。盥而不薦,有穆穆之容而不假聲色,猶所謂篤恭修巳,以敬自治,威儀而儼若淵默者也。如此則人孰不誠心敬仰而歸其極乎?故曰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天之神道,上天之載,无聲无臭也,而四時之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則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矣,故天下服。言天與聖人皆有觀之道也。風行地上,風被於物,物隨風靡,有觀之象。先王觀風行地上之象,則歲時巡狩,省其方岳,觀民俗之異宜,而因以設教焉。亦猶風之及物,而物從乎風也。卦之觀讀去聲,表率之義。爻之觀讀平聲,觀瞻之義。
九五為大觀在上,所謂神道設教者也。自四以下皆觀其道,初六居下,去五最遠,又隂柔不能遠見,為童稚之觀,小人之道也。椎愚細民終身由之,而不知聖人之大道乃其常也,何咎之有?若君子則可羞吝矣。君子不待文王而興起者也,可以童觀乎?六二上應九五,為觀九五之道者也。隂柔居内而觀乎外,為闚觀之象。自内觀之而一於從,所謂必敬必戒,无違夫子者,妾婦之道也。女子守此以為正,則利矣。丈夫者當有吞吐宇宙之胷懷,有達權通變之作用,效妾婦之闚觀,而區區以從為道者,可醜之甚也。
六三居下之上,柔得正而順之,極進退,能順天下之正道者也,故能觀我生進退。我生,猶言此生。此生者,此身也。觀我此身作用之通塞,合則進,不合則退。三可謂審於出處之道者矣,故象言其未失道也。六四所觀之國光,謂九五也。
九五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以其道德為一國之光也。四近於五,觀之以成其德,而可以輔世長民者也,故利用賓于王。
九五居尊位,而臣民所賴以作則者也,宜自觀其所行者何如耳。必其陽剛中正,足以表正天下,而有君子之德,則无咎。否則播惡於下,而違於奉天子民之道多矣。人君德足以範世,則羣黎百姓徧為爾德,而俗善矣。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民德之善否,係於君道之得失,故九五觀我生者,當觀於民焉。觀我生,自觀之也。觀其生,人觀之也。
上九以剛陽居一卦之上,是道德足以師世範俗,而无位者也。其清風高節,人未嘗不仰之以為儀刑也。必其有君子之德,真可以係天下之望者,而後无咎焉。若過中失正,而欺世盜名者,何足道哉?行道濟時,聖賢之心也。道不行而徒為國人之矜式,豈聖賢之志哉?如孔子浮海之嘆,孟子之不豫色,其志固不能平矣。聖人發此,正欲為君者尊用賢才,不可棄之不用,而使人觀其生也。
易经地风升卦的“初六:允升,大吉。”爻的详细解释。
[清]朱軾《周易傳義合訂•卷二》【上经】第3卦-屯卦:水雷屯卦(震下坎上)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乔莱撰《乔氏易俟》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地水师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师,贞,丈人,吉无咎,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何楷撰《古周易订诂》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地火明夷》的详细解释,卦辞:明夷,利艰贞,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潘思榘撰《周易浅释》中对《泽雷随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随,元亨利贞,无咎,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时...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张次仲撰《周易玩辞困学记》中对《风山渐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渐,女归吉,利贞,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
[清]朱軾《周易傳義合訂•卷五》【上经】第26卦-大畜:山天大畜(乾下艮上)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原文】彖曰: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剛...
易经风火家人卦的“家人:利女贞。”爻的详细解释。
[清]尚秉和撰《周易尚氏学•卷二上经》第4卦-蒙卦:山水蒙卦(坎下艮上) 山水蒙卦 地位:少阳|人位:老阴|天位:少阴|错卦:泽火革|综卦:水雷屯|交互卦:地...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趙采撰《周易程朱傳義折衷》中对《泽雷随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随,元亨利贞,无咎,。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
易经艮为山卦的“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丁易东撰《周易象义》中对周易六十四卦《雷地豫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豫,利建侯行师,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
山火贲卦 地位:少阴|人位:少阴|天位:少阴|错卦:泽水困|综卦:火雷噬嗑|交互卦:雷水解。賁,亨小利有攸往。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胡炳文撰《周易本义通释》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山地剥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剥,不利有攸往,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