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下坎上】
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何也?
葉子曰:水之所蓄也,取之而不窮,用之而不竭,其為利也大。利也者,養人成務之具也。黄帝所以授之堯,堯舜所以授之周,雖以戰國擾攘之秋,兵農紛紜之際,而孟子導齊梁以王政,亦曰:五畝之宅,樹墻下以桑,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百畝之田,勿奪其時。何則?其所以利民者深焉耳。嗚呼!自有耒耜之利以來,易姓受命,其幾而終莫之變焉。何也?
生民之所係,惟是為大,而禮樂文章,則固成定之彪炳也。夫養民之道,則因民之所利而利,無損惠也。故曰:利而利之,不如不利而利之利也。耕田而食,鑿井而飲,下無益德也。故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故曰:老有所終,幼有所養。嗚呼!此先王之治所以為熙熙皡皡,與上下同流而莫之間者邪?雖然,聖人之治久於其道,王者之政必世而後仁。故曰:三年耕必有一年之積,九年耕則有三年之積。計三十年之通,可使民無菜色。未有及民之少利,而即為無益之妄圖;不為經國之遠猷,而日事紛更之制作。則功未成而民告病,利未及而害己加矣。是豈聖人之所貴哉?嗟乎!堯舜三代之愛天下也深,故其利天下也大;堯舜三代之慮天下也遠,故其安天下也恒。齊宣請嘗試之而不果,怠於志也;滕文使問井地而不行,屈於勢也。仲舒言之而視為虛文。多慾之不足以效唐虞之治也,師丹言之而竟寢不舉。貴戚近習多所不便之故也。嗚呼!安得堯舜三代之君主之於上,堯舜三代之臣輔之於下,而與之共成養人成務之具也哉?《易》曰: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何也?
葉子曰:夫物必自擲,而後人擲之;人必自棄,而後人棄之。淮南子曰:江河之腐胔,不可勝數,然祭者汲焉,大也。一杯酒,白蠅漬其中,匹夫廢嘗焉,小也。然則以瑣瑣卑末之器,而無純白之德;戔戔淺小之資,而有汚穢之累。不可親而可拒,不當近而當遠,是為天下之棄才,盛世之廢民矣。上之不數於其主,下之不齒於其徒,商賈之所不足侣,農圃醫卜之所恥為傳,而况明君賢相與夫大人君子,何所顧而惜之乎?喬綝、張涉、劉秩之類,盖似之矣。束之高閣,且為大幸,而何遠行之望焉?《易》曰:井泥不食,舊井无禽。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何也?
葉子曰:修德可以及物,而不能自及於物;正己所以正人,而不能自正乎人。韓子有言:致君豈無術,自進誠獨難。悲夫!此孟子之所以歷聘七十二君而卒不一遇,而知言養氣之學與喪禮經界之制、王道治世之施為經濟,不過以告萬章、公孫丑之庸庸而已。噫!古今道德之士,上無青雲之附以為汲引,可以同升諸公;下惟卑賤之交以成其德,不足以相推轂。卒之斂道以終身,豈一二哉?《易》曰:井谷射鮒,甕敝漏。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何也?
葉子曰:隨和之璧,横棄於道傍,雖非賈客,見者必為之深歎。千㝷之材,叢生於荒谷,雖非匠石,過者必為之長吁。然則有佐王之才,抱經綸之術,而居在下之位,極其養人之具,而卒與草木同凋腐,豈惟同類之戚戚哉?行道之所不忍,有識之所傷心矣。所以然者,無他,明王不作,天下莫能宗焉耳。苟有作者,則施之者安富而尊榮,受之者康寧而富夀,介慶何如哉?是知功業不成,非君子之病,顧上之人何如耳。微明揚之帝堯,則大舜雷澤之漁父;非明哲之高宗,則傅說巖野之胥靡。古人有言:綿綿之葛,在於曠野。良工得之,以為絺紵。良工不得,枯死於野。古之達賢,不遇明君世主,幾行乞丐,枯死中野,譬猶綿綿之葛矣。然則高材而無貴仕,饕餮而居大位,自古所歎,豈特管輅一人而已哉?《易》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六四,井甃,无咎,何也?
葉子曰:德之不脩,足以憂孔子,道未足以濟天下,君子不為憂也。學不能行,足以病子貢,澤未足以周萬物,君子不為病也。是故體未信則求信,達之未順,施不博而濟不衆,吾何歉乎哉?本未立則求立,道之未生,君不致而民不澤,吾何畏彼哉?曾點之歌詠,漆雕之未信,果有以也。不然,不幾於子路、子羔之病乎?《易》曰:井甃,无咎。
九五,井冽寒泉,食,何也?
葉子曰:舉餓鬼而飽滿之者,君之心;吞江河而厭酌之者,民之願。然使天德之不純,王道之不善,則我雖與人而人不欲,固有吐汚泥、義不食而去之者矣。傅說非其后不食,伯夷非其君不事,是已。使弱德不可以博施,小道不可以濟衆,則民雖取之而或不足,固有望空泉、失願望而去之者矣。若漢末之民,求復漢官威儀而不得;晚唐之士,想望開元、貞觀之治而不能,是已。秉聰明睿智之質,備仁義禮智之德,以為天下民物主,而使天下老者安,少者懷,懷生之物,各得其所,哨翹喘,各厭其情,非堯、舜之世,三代之英,曷足以語此?《易》曰:井冽寒泉,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何也?
葉子曰:朝廷取其設施,百姓資其足給,君子藉其進用,華夏仰其懷綏,大臣之職分也。居大臣之分,承汲取之時,而可苟焉已哉?恢宏其濟世之仁,汪浸其潤物之澤,以天下為度,而不靳其可施之功,以四海為心,而不隘其可充之量,然後足以稱其職,不虧其分焉耳。然此豈易易哉?有本焉,斯能取之而不窮,用之而不竭,天下酌之而有餘。有道焉,斯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百姓日用而不知也。而豈易易也哉?必如是,然後天下之民舉安,王者之化無外,巍巍乎上下與天地同流,而非區區之小補者矣。噫!非周公其孰能當之?《易》曰: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葉八白易傳卷十二
<經部,易類,葉八白易傳>
易经地天泰卦的“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郑汝谐撰《易翼传》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地水师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师,贞,丈人,吉无咎,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叶山撰《叶八白易传》中对《雷火丰卦》的详细解释,卦辞: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翟均廉撰《周易章句证异》中对周易六十四卦《雷天大壮》的详细解释,卦辞:大壮,利贞,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
【周易上经】第27卦-颐卦䷚山雷颐卦(震下艮上)-[元]胡震撰《周易衍義•卷七》 【原文】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原文】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陳士元撰《易象鈎解》中对《水风井卦》的详细解释,卦辞: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qì)至,亦未蹫井,羸其瓶,凶,彖曰:巽乎水而...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赵善誉撰《赵氏易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水雷屯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
易经泽风大过卦的“初六:藉用白茅,无咎。”爻的详细解释。
【周易上经】第28卦-大过䷛泽风大过(巽下兑上)-[唐]史徵撰《周易口訣義•卷三》 【原文】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 【原文】彖曰:大過,大者過也。棟橈,本末...
易经泽天夬卦的“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中对《天山遯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遯,亨,小利贞,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遯之时义...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龙仁夫撰《周易集传》中对周易六十四卦《风水涣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张根撰《吴园周易解》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风大过》的详细解释,卦辞: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
易经火山旅卦的“旅:小亨,旅贞吉。”爻的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