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下兑上】 萃: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无咎。
此萃之隨也。而爻辭云爾者,有遇而後萃者,有隨而後萃者,勢位敵也。隨我而後萃者,上道也;我隨而後萃者,下道也。初六之于九四,本正應也,故有孚焉。然隂性善疑,乃疑四之比三,故孚或不終,則不欲往隨而亂其萃聚之志,所憂過而若號,所執小而一握,其為士者笑之而害其往隨之事矣。然初六體坤而順,又九四不以六三而害吾正應,不憂而往隨之,然後不亂其萃聚之志焉,故言勿恤,往无咎。自有孚不終以下,言害其隨也,勿恤則勉之使隨也,往无咎則于是乎能隨矣。然此本有志于萃,然後往而隨之,故為萃之隨,而與隨之本體異焉。隨之萃者,以隨為主,盖身往隨而後萃言,初出乎三之外以從上,而與之俱萃于四也。萃之隨者,以萃為主,盖心欲萃而後隨言,初六志在九四之聚,始信中疑,卒乃釋其疑而往隨也。盖隨先言諭、言出,則身往隨矣。至于初唯四是應,而三唯四是承,則萃之義可知。萃先言孚、言號,則心欲萃矣。至于勿恤而往,往而无咎,則隨之義可知。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此萃之困也,而爻辭云爾者,二五本正應也。六二柔順之質,有其德矣。九五乃以剛健之資,據崇高之位,道未光大而不下應,則公養之仕亦未可得,雖可萃而未萃,若所謂困于酒食者也。然六二雖柔而不失中,能待九五之引,而九五亦剛不失中,終能下應于六二,若所謂朱紱方來者也,故有引吉无咎之辭。盖二以柔順為本,而五初不應乎二,則二疑有咎,以剛柔皆不失中,故引而後吉,吉而後无咎也。六二以柔不失中,故引吉无咎,又加之以正則有孚,以孚則薄禮亦可用焉,若所謂利用享祀者也,故曰孚乃利用禴。引吉无咎,則臣與君萃矣。孚乃利用禴,則人與神萃矣。是雖變體為困,而不害其萃也。然困之成卦,剛則掩于柔,而此則本乎萃,而或至于困,困而无害于萃,故為萃之困,而與困之本體異焉。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此萃之咸也,而爻辭云爾者,盖澤上于地,則二體雖近,唯有相萃之義而已。澤之于山,雖遠而高下不同,然二氣相與,有咸感之義焉。夫六三之于九四,雖近而相比,然非正應也。或以其近而比之,則四自應初而莫我與矣,故曰萃如嗟如,无攸利。其于上六,雖非剛柔相應,而外卦二剛皆自有應,上獨无與,而又體柔以趨下,三雖與之遠,而爻本相應,且近已无與,必三之求,苟往而從之,則感應以相與矣,有咸之義焉,故曰往无咎,小吝。而夫子釋之曰上巽也,咎无吝,小者比乎四也,舍四而應上,則咎可免而吝不至于大矣。然此非若咸之六爻皆相應也,以求九四之萃而不得,乃往而應上六,故為萃之咸,而與咸之本體異焉。盖咸以山澤為象,其義主乎遠,萃以澤地為象,其義主乎近,二體之不同如此。
九四,大吉,无咎。
此萃之比也。而爻辭云爾者,盖君者民所萃也,陽者隂所萃也。九四以一陽居三隂之上,三隂自下而來萃焉,以其有君民之德也。居人臣之位而民乃萃焉,豈能无傴拊之嫌哉?然九五乃剛中正之君,而九四帥羣隂上比之,是猶人臣帥天下之民而上比于其君,此所以得君而大得志也。故變體為比,而有大吉无咎之辭焉。盖以臣而得民,故有傴拊之嫌,帥民以事君,故大吉而後无咎。大吉者,得君而大得志也。然比則兩相比而已,是爻則三隂先萃于九四,而九四與之上比于九五,故為萃之比,而與比之本體異焉。且比以地上有水為象,則地與水而己,萃以澤上于地為象,澤則衆水所鍾也。故自兩己上可以言比,而于比曰輔,自三以上乃可言萃,而于萃曰聚,此比之萃也。萃之比者,九四為三陽所萃,所萃剛已衆矣,乃率而上比于九五,然後无傴拊之嫌,而有得君之福,得君而後大吉焉,此先萃而後比也。然則大臣之于君可以言比,故曰臣哉鄰哉,人民之于君可以言萃,故曰何以聚人,曰財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此萃之豫也。而爻辭云爾者,豫之為言,有喜樂之義,故其象曰:先王以作樂崇德。序卦亦言:以喜隨人者,必有事。夫九五當萃聚之時,居崇高之位,固可樂矣。然聖王不以一世之利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所樂者定四海之民爾,未聞以位為樂也。今以剛居剛,固其位以為樂,則非光大之道,故曰:萃有位,匪孚。而夫子釋之,以志未光也。雖然,有大中至正之德,非知過而憚改者也。故體仁以守位,而能永守其正,則能以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為樂,而其悔自亡矣,故曰:元永貞,悔亡。夫豫以順動為樂,而此乃以萃有位為樂,故為萃之豫,而與豫之本體異焉。且豫之萃者,知豫之不可縱逸,而能節之以禮,所以聚而不散。萃之豫者,知萃之不可易保,而能處之以道,所以樂而无憂。豫之六五乘剛,節之以禮之謂也。是爻言元永貞,處之以道之謂也。
上六,齎咨涕洟,无咎。
此萃之否也,而爻辭云爾者,萃之中爻莫不相應,而上獨居一卦之外,與三无相應之義,下則无所比,往則无所之,可謂否而不通矣。故變體為否,而有齎咨涕洟之辭。齎咨涕洟,盖能憂也。憂其无與,乃巽以與下,而六三終來應也,故六三曰往无咎。上巽也,而此亦有无咎之辭,則又有先否後喜之義。然否本以上下不交言,閉而不通,是爻則當萃聚之時,獨无應而无與,故為萃之否,而與否之本體異焉。且否之閉也,因乎不交,萃之亨也,因乎相遇,二卦之義固相反矣。否之萃者言其時,盖時已極而必變,若所謂亂不極則德不形也。萃之否者言其位,盖位已高而无與,若所謂高而无民也。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梁寅撰《周易参义》中对周易六十四卦《火山旅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旅,小亨,旅贞吉,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
易经山天大畜卦的“初九:有厉,利已。”爻的详细解释。
易经风天小畜卦的“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梁寅撰《周易参义》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水困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
【蛊】上九 不事⑴王⑵侯⑶,高⑷尚⑸其⑹事⑺。 【译】上九 不到君王、诸侯那里担任职务,只重视、崇尚他自己的养蚕事业。 注释: ⑴“事”官职、职务。《说文·史部...
易经雷泽归妹卦的“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既望,吉。”爻的详细解释。
火天大有 地位:老阳|人位:老阳|天位:少阴|错卦:水地比|综卦:天火同人|交互卦:泽天夬。[南宋]杨万里撰《诚斋易传》繁体版[卷四上经]第十四卦_大有:火天大...
第23卦-剥卦:山地剥卦(坤下艮上)[清]纳喇性德撰《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二十七》 合訂删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二十七 頭等侍衛納喇性德編 【坤下艮上】 伊川先...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连斗山撰《周易辨画》中对《风雷益卦》的详细解释,卦辞: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山地剥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剥,不利有攸往,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刁包撰《易酌》中对《雷山小过》的详细解释,卦辞: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陈祖念,撰《易用》中对《水风井卦》的详细解释,卦辞: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qì)至,亦未蹫井,羸其瓶,凶,彖曰:巽乎水而上...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天夬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彖曰:夬,决也,刚决柔...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中对《雷火丰卦》的详细解释,卦辞: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