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卦,坤下乾上,天地不交,萬物不通,隔絕閉塞,故爲否。否卦次泰。按《序卦》: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通極必塞,氣化之常,否所以次泰也。否與泰反。故全彖之辭皆與泰反,而六爻大意亦然。內三爻爲否,而外三爻漸極而爲泰。初爲小人用事之始,二則小人得志之時,三則小人有知羞之意,四則否過中,有將泰之機,五則人君休否之事,而上則否傾爲泰矣。天運无終泰,亦无終否。此天人所以常相勝,而主持世道者,當盡人事以回天心也。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否,閉塞也。三陰在內,七月之卦也。匪人,非人道也。天地交而萬物生,萬物唯人最靈。不交則不生,人道絕矣。其占不利于君子之正道。貞有何不利,但此時小人用事,不利于君子之貞。大往小來,謂陽往居外,陰來居內也。泰先言小往大來。而後言吉亨。否先言不利君子貞,而後言大往小來。聖人以泰歸之天,否責之人也。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无邦,謂上下隔絕,雖有邦與无邦同也。陰陽以天道言,剛柔以地道言。君子小人以世道言。泰言健順,此言剛柔者。泰天地之氣交,故言其德。否氣既不交,則言其質而已。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收斂其德,不形于外,以免小人之忌。象坤陰之吝,收斂于內也。德既斂藏,人不知我,故不得以祿位榮之。象乾德之剛,遠避于外也。
初六,拔茅茹,以其彚。貞,吉亨。
三陰在下,當否之時,小人連類而進,亦有拔茅茹以其彚之象。然初之惡未形,故許以貞則吉亨,欲其變爲君子也。小人苟得,故戒之以貞也。然君子小人有何定名,能貞則君子矣。易爲君子謀,否乃不利君子貞之時,乃戒小人以貞。爲小人謀,正爲君子謀也。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泰初九應六四。六,陰也,民也。初陽志在澤民,不獨善其身,故曰志在外。否初六應九四。九,陽也,君也。初六志在愛君,不自植其黨,故曰志在君。小人以愛君爲念,則不計其私,變爲君子矣。大抵小人初進,猶有君國之念。其後乃患得患失之心日勝,彌縫奔競日工。故此爻爲始進者戒之。小人君子之分,視其志而已。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否包承與泰包荒同,否對外卦三陽言。六二爲得位之小人,有欲包羅群陽,而以承順取之之象。小人能如是,在小人爲吉道也。然大人處此,則當身安于否,而道可亨。不可以彼包承于我,而失其所守,妄意出否以求亨也。初惡未形,故不曰小人。二則直以小人稱矣。初曰吉亨,猶望反否爲泰。二則否亨,遂成否矣。小人不安于否,求亨何所不至。故否亨者,大人之事,非小人之所能也。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三陰,小人之群也。大人妄意出否以求亨,則入于小人之群矣。身否道亨,乃不亂于其羣也。
六三,包羞。
以陰居陽,不中不正。欲包群陽,故有包羞之象。三,否之極,小人之在高位者。故亦欲包群陽。然二居柔,猶知承順乎君子。所居中正,故吉。三居剛,故不言承。所居不中正,則取羞而已。包承如彌子之于孔子,包羞則丁謂之拂鬚是也。三否已極矣,然世雖極亂,必无善類盡滅之理。君子有否亨之道,小人亦不能盡肆其惡,猶有所包藏。且君子終有有命之時,小人亦不能无愧于心,故猶懷羞恥。以其惡未肆而知羞也,故不言凶咎之戒。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小人所以包而取羞者,豈心之所甘哉。但以不中不正,所處之位不當故耳。開小人以悔過也。
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
程傳以命爲君命。謂九四近君,凡事必由君命,以圖濟否也。本義以命爲天命。泰極而否,否極泰來。天之所命,即泰三平陂往復之義也。今從本義爲優。九四以陽居陰,不極其剛。否過中而將泰之時,有有命自天,我不致咎,疇類三陽皆可獲福之象。蓋否泰之運,皆天命也。泰變否易,故于內卦言之。否轉爲泰難,故于外卦言之。泰之三必无咎而後有福,否之四必无咎而後離祉。蓋乾坤交接之會,陰陽消長之際,必我自立于无過,而後可爲福,而後可爲疇類之福也。泰三平陂往復,冀其艱貞。勉君子也。否四有命无咎,喜其獲祉。戒小人也。君子有命自天,當否有可亨之道,否極有泰來之祉。小人之欲包君子者,不誠可羞哉。彌子謂孔子主我,孔子亦曰有命,即此意也。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有命自天又必无咎者,人與天合,轉否爲泰之志始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九五陽剛中正以居尊位。能休時之否,大人之事。占此爻者,大人遇之則吉也。然方欲休之,否未盡傾,故必常存危亡之心,乃有苞桑之固。桑根深固。苞,叢生者,其固尤甚也。三四五互爲巽木,苞桑象。巽又爲繩,繫之之象。二五皆以大人言,二有德无位,故守其否而道亨。五有德有位,則能休時之否矣。二時方否,故與小人並言。五否已過,則大人獨居其位矣。然非有戒懼之心,不能爲休否之事,未可盡聽之天也。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唯有位故能休否。與二之大人否亨者,德同而位不同也。无位時不能否亨,得位未有能休否者。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以陽剛居否極,能傾時之否者也。不曰否傾而曰傾否,不恃天運而貴人事也。變兌爲悅,有喜象。先否後喜,先有其亡之懼,則終有傾否之喜也。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天下无終否之時,必有陽剛之才以傾之也。全卦以大往小來之義。內三陰皆屬否,外三陽則漸爲泰。初小人之惡未形,猶可不至于否。二則小人得志,否之成。三則小人知羞,否之極矣。四之有命,否已過中,有欲泰之機。五之休否,則有轉泰之事。至傾否,則否極爲泰矣。泰以三陰在外爲小人,而六五居尊應二,又爲保泰之主。否以三陰在內爲小人,而六二中正,可言否亨之大人。則因爻起義,不可執一也。
易经巽为风卦的“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郑刚中撰《周易窥余》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天夬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彖曰:夬,决也,刚决...
山天大畜 地位:老阳|人位:少阴|天位:少阴|错卦:泽地萃|综卦:天雷无妄|交互卦:雷泽归妹。大畜,利貞。 [釋文]大畜本又作蓄。 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
离为火卦 地位:少阴|人位:老阳|天位:少阴|错卦:坎为水|综卦:坎为水|交互卦:泽风大过。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畜,許六反。離,麗也。陰麗於陽,其象為火...
【周易上经】第8卦-比卦䷇水地比卦(坤下坎上)-[明]胡廣等敕纂《周易傳義大全•卷四》 傳:比序卦:衆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親輔也【一作比。輔,比也,一作比...
泽火革卦 地位:少阴|人位:老阳|天位:少阳|错卦:山水蒙|综卦:火风鼎|交互卦:天风姤。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革,變革也。兌澤在上,離火在下,火然...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王心敬撰《丰川易说》中对《泽地萃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郭雍撰《郭氏传家易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山风蛊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本文内容是作者[南宋]都絜撰《易变体义》中对《坎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丁易东撰《周易象义》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天火同人》的详细解释,卦辞: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陳士元撰《易象鈎解》中对《天地否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
易经天水讼卦的“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爻的详细解释。
易经雷火丰卦的“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爻的详细解释。
天地否卦 地位:老阴|人位:少阴|天位:老阳|错卦:地天泰|综卦:地天泰|交互卦:风山渐。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