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虎尾,不咥人,亨。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本義》兌,亦三畫卦之名。一隂見于二陽之上,故其德為說,其象為澤。履,有所躡而進之義也。以兌遇乾,和說以躡剛強之後,有履虎尾而不見傷之象,故其卦為履,而占如是也。人能如是,則處危而不傷矣。
○《語類》云:以隂躡陽,是隨後躡他,如踏他脚跡相似,所以云履虎尾。三、四爻發虎尾義,便是隂去躡他陽後處。謹按:履,踐也,有所循緣而行也。柔履剛者,以剛為體,柔為用也。惟剛能有為,然不濟之以柔,則為剛愎,為剛暴,爻所謂眇能視,跛能履是也。人之剛強任道,如履虎尾,然虎咥人者也。畏而去之者,无勇者也。然過剛則折,其傷實多。又如履虎尾而受咥,惟禮行遜出,和順而合於道,斯吉而亨矣。彖傳:應乎乾,釋履虎尾;說而應,釋不咥人。此以卦德解卦辭。剛中正一節,又以九五一爻言之。以剛德履帝位,履虎尾也。中正則不疚而光明,不咥人,亨也。有德有位,可以有為矣。然必事事合乎中正,内省不疚,如五爻之貞厲,乃光明而當位。宋太祖云:早間乘興決一事,終日不樂,不樂即疚矣。
張氏曰:臨天下者,其可危為大。蓋人君以一身撫馭四海,使所履一不正,而蹈于非禮,則政令紀綱弛於上,讒賊寇攘起于下。穆王命君牙曰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是也。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程傳》謂:天在上,澤居下,上下之正理也。人之所履當如是,故取其象而為履。君子觀履之象,以辨別上下之分,以定其民志。夫上下之分明,然後民志有定。民志定,然後可以言治。民志不定,天下不可得而治也。古之時,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稱其德,終身居之,得其分也。位未稱德,則君舉而進之,士修其學,學至而君求之,皆非有預于已也。農工商賈勤其事,而所享有限,故皆有定志,而天下之心可一。後世自庶士至于公卿,日志于尊榮,農工商賈,日志于富侈,億兆之心,交騖於利,天下紛然,如之何其可一也。欲其不亂,難矣。此由上下无定志也。君子觀履之象,而分辨上下,使各當其分,以定民之心志也。
謹按:上下尊卑之分,秩然而不可踰者,禮體之嚴也,而民志以此而定。可知禮本人情,其體嚴而其用和,亦說而應乾之義也。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本義》:以陽在下,居履之初,未為物遷,率其素履者也。占者如是,則往而无咎也。
謹按:素履之往,素位而行也。象曰:獨行願,不願乎外也。行乎貧賤,履剛也。自得而不願乎外,柔也。初九陽居,陽為得正,故曰素履。九二得中,故曰坦坦。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本義》,剛中在下,无應于上,故為履道平坦,幽獨守貞之象。幽人履道而遇其占,則貞而吉矣。
梁氏曰:行于道路者,由中則平坦,從旁則崎險。九二以剛居中,是履道而得其平坦者也。持身如是,不輕自售,故為幽人貞吉。
謹按:履道,履剛也。坦坦,柔也。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本義》,六三不中不正,柔而志剛,以此履乾,必見傷害,故其象如此,而占者凶。又為剛武之人,得志而肆暴之象,如嬴政、項籍,豈能久也。
謹按:眇能視二句不平,不能視者即不能履,況復跛乎?眇非不可視,跛非不可履,病在自以為能當視而視,當履而履,履虎尾也。能審見慎行,何至咥人之凶乎?六三隂柔,無能眇,跛象。六居三,不中不正,處五陽之間,躡乾剛之後,能視能履象。不能而自以為能,敢作敢為,所為必敗,故直斷之曰履虎尾,咥人,凶。又曰武人為于大君者,隨舉其人以實之也。為于大君,謂事君而為其事也。九五大君,三四為于大君者,為君難,為臣不易,故九五貞厲,九四愬愬,以四校三,吉凶判然矣。于大君言其事之大,為于大君言其任之重,以至大之事、至重之任而為之以鹵莽滅裂之武人,无論所為之必无濟也,即使功建名立,終不免禍患之及,韓、彭之死无論矣。霍光不學无術,致不能保其妻子,亦武人之流亞也。傳曰位不當,謂六三居五陽之閒,非徒隂居陽已也。以位言為不當,以情言為志剛也。六三為兌主,在全卦為說而應乾,就爻言爻,則為不當位而志剛。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本義》,九四亦以不中不正履九五之剛,然以剛居柔,故能戒懼而得終吉。
謹按:九四履剛,志在于行,愬。愬則慎之又慎矣。蓋以柔履剛,終得行而伸其志也。象傳曰:志行與三之志剛異矣。四近君而多懼,處多懼之地,不懼則凶,懼則吉也。
九五:夬履,貞厲,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謹按:九五陽剛中正而居尊位,傳所謂履帝位而不疚者也。貞厲者,剛健貞固,常懷危厲,猶乾三爻乾乾惕若也。夬履,履剛也;貞而厲,柔也。唐虞君臣動色相戒,九五之謂歟?
○又按:一隂之卦自夬、姤來,而履又夬之反。夬,決也,剛決柔也。夬變為履,則柔為剛用矣。然上來居三,三往居上,而五如故。夬者,自夬也。乾剛獨斷者,君道之正,然才或傷于所恃,禍多生于所忽,危矣哉!九五知其危,而艱貞惕厲以處之,故當決而後決,欲決而不輕決,此其所以終能決也。傳曰位正,當言正而中可知矣。惟中正,故貞厲。夬五象傳曰中未光,履則不疚而光明矣。
上九,視履考祥,其旅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謹按:九三自謂能視能履,上九惟恐不能,而用視于履。視不以目而以心,内自省察也。考祥,考即視祥善也,所謂内省不疚也。如是則動容周旋,无不吉矣。君子自修之道,无時不用其省察,然終身之惕,不能保无一朝之懈弛,必履之終如是,乃為元吉。故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又按:上九一爻,終全卦之義,必其旋元吉,而後履道成也。
【资料录入】:丁不二
【初次点校】:解寶平
【再次点校】:暂无
【负责版主】:待申请
【点校底本】:钦定四库全书第四十七册-經部易类四十一(文渊阁藏本)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杨爵《周易辩录》中对《火泽睽卦》的详细解释,卦辞:睽,小事吉,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趙采撰《周易程朱傳義折衷》中对《泽山咸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咸,亨,利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
【本经】无⑴妄⑵ 元⑶亨⑷,利⑸贞⑹。其⑺匪⑻正⑼有眚⑽,不利有⑾攸⑿往⒀。 【译】天下适逢打雷与寻常不同不可任意行动,此时黎民百姓会感到通达顺利,因农耕活动雨...
本文内容是作者[南宋]都絜撰《易变体义》中对《火风鼎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鼎,元吉,亨,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张献翼撰《读易纪闻》中对《地天泰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泰,小往大来,吉亨,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
天地否卦 地位:老阴|人位:少阴|天位:老阳|错卦:地天泰|综卦:地天泰|交互卦:风山渐 [明]来知德撰《周易集注》繁体版卷三上经:第十二卦_否卦:天地否卦(坤...
[清]尚秉和撰《周易尚氏学•卷九下经》第32卦-恒卦:雷风恒卦(巽下震上) 雷风恒卦 地位:少阳|人位:老阳|天位:老阴|错卦:风雷益|综卦:泽山咸|交互卦:...
火山旅卦 地位:老阴|人位:老阳|天位:少阴|错卦:水泽节|综卦:雷火丰|交互卦:泽风大过。[清]陈梦雷撰《周易浅述》繁体版【卷六下经】第五十六卦_旅卦:火山旅...
坤为地卦 地位:老阴|人位:老阴|天位:老阴|错卦:乾为天|综卦:坤为地|交互卦:坤为地。朱邦復著《易經明道錄》繁體版:第六章:上經第二卦_坤卦:坤卦為地(坤下...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刁包撰《易酌》中对《地天泰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泰,小往大来,吉亨,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晏斯盛撰《易翼宗》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山地剥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剥,不利有攸往,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
易经泽天夬卦的“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方寔孙撰《淙山读周易记》中对《风水涣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
易经天火同人卦的“初九:同人于门,无咎。”爻的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