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卦變為坎,重坤,於爻變為一陽爻。卦䷗,初五互易而變九五為主,五隂之情皆繫於五,五與二為内比,四位比於五,初因四而得吉。上位後於五,三因上而致傷。六爻皆以位應立義,卦主於比,故二五亦不言應。釋彖言上下應者,通五隂為言。
【原文】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坎為水,坤為地,比之至親而无閒者,莫如地水,故比之象如之。君尊民卑,勢至絶遠,若之何而可比?先王體地水之義,唯分建萬國以親諸侯,親諸侯以親萬民,轉胥親比,而天下无不比者矣。此義於初爻可見。卦言下比上之情,此言上比下之道。
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八卦既重,九五居正,他卦固有隂陽胥比者矣。然剛柔雜居,未免分貳,求其純隂親比,无有閒隔,唯此卦為然,故卦名比。
比協則吉,乖離則凶,情也,亦理也。然比有善不善,善則吉,不善亦凶,不可不謹審於求比之初。原,再也。原筮,審而又審也。筮之將何求?求得元永正者而比之也。元,始初也。永,久長也。由初至久,中正不渝,得若人而比之,乃无咎也。五隂羣居,不胥統一,何以寧處?今九五顯比,故不閒四方,翕然皆來。夫九五也,四隂在五之前,鄉夫者也,得比而吉。一隂在五之後,背夫者也,不得比則凶。比之時,獨後於衆,自取防風氏之誅,凶何所逃?蒙戒於三瀆,比取於原筮,聖人非矛盾其辭。學貴擇善,其筮也,唯決疑於一時。比貴久要,其筮也,當詳度於終始。始之不謹,比或非人,迷而不返則失已,已而棄背則失人,其可哉?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
吉者卦之義,輔者吉之由,兩舉卦名,自有兩義。九五正位於上,羣隂咸輔,順從於下,是以得吉。此二語釋彖辭吉字,非長文也。坤在下,故曰下順從也。羣隂柔昧,位有高下,有當否,有前後,雖皆知求比,而見人人殊,必決於筮而後定。筮得九五元永正之主,羣起而比之,然五之能元永正者,以剛居中不回邪,无過不及,故能大比。羣隂有始有卒,一出於正,不然則黨偏係累,閒貳易生,或比於此不比於彼,或比於暫不比於久,彼求比者亦將二三離散而他比矣。陽剛進至五而得中,故曰以剛中也。上下指五隂也,比止二五為正應,今言上下應者,隂爻雖五,實同一心,有一隂一陽正應之義。陽為夫,隂為妻,上居五後,何所得比?故云道窮。初言吉,中言无咎,終言凶,比之為比,何其難也!一剛一柔,情專致一,其比也易;五隂一陽,位殊趣異,其比也難。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以信與人為孚。缶,陶器,質素无文。凡无始者,言終非本,應為他。
比不以信,雖合必乖。初能有孚,以此求比,固宜无咎。然不特小信而止,由衷之孚,流動充滿,猶?而盈。兩言有孚者,言既孚而復盈,孚之至也。第身處極下,最遠於五位,復不應求比而无由。幸六四内與五比,外與初應,能援初以比五,故始雖无初,而終有他吉。他之為言,緣四以得吉也。初譬則下民,四譬則諸侯,此先王親諸侯以親萬民之義。
【原文】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爻辭渾他吉於羣言之中,夫子乃擷之以專釋一爻之義。蓋慮學者雖知諸爻皆當比五,而不知初爻所以比五之由,故特言之。其教人以觀象玩辭之法明甚。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二與五皆居經卦之内,為自内。
二五,位同德應,比孰加焉?貞吉之戒,聖人反有不滿之意。蓋自内之比,嫌於私昵,比而非正,必至求專以閒人,則比適為凶矣。
【原文】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亦不自失,微有薄之之意。其不言吉者,亦言其近於私昵也。言外之戒深矣。
六三:比之匪人。
匪,非也。非其人也,指上六也。三與上位應,故。
他卦以鄰爻為比,此卦自四五外,皆以位應言。比五為大君,上方窮凶,三不比五而比上,是所比匪其人矣。初四之比為得人,三上之比為匪人,鈞是人也,有聖人,有匪人。聖人能踐形者也,匪人雖具五官四體,已失天地之性者也。
【原文】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比五之親者,莫四與上若也。初之比四,與三之比上,其事則同。初何以吉?三何以傷?特以位適應上,為上所累,良可嗟傷。故君子貴於審位而擇交,不亦傷乎?有惜之之意。
六四:外比之,貞吉。
四為内,初為外,五二為内比,四初為外比。
四初胥比,宜可得吉。聖人猶戒以貞吉者,四為王朝近臣,儻志外而忘君,是不正之比,吉可得乎?成王命蔡仲以睦乃四鄰,必繼之曰以蕃王室是也。齊桓會盟,以協比諸侯,而子猛之難,若罔聞知。身甫亡而國遄亂,正邪?否邪?吉邪?凶邪?
【原文】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位之應者,不容不比。聖人斷之曰賢,蓋在外而非賢,雖位應而不當比。四之位本比於五,今乃比於初。聖人之意若曰,四之外比,將以初而從上,而非苟比也。初不以位下能求比於上,賢於人者也。居外之賢,非在王左右者為之薦進,則將終隱澗阿,野有遺賢,此所以許四之外比也。曰賢,曰從上,皆爻義所无,聖人蓋足其所未及。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九五,陽明為顯比。三驅者,周官大司馬設驅逆之車是也。不得則為失,驅之而在前 去者為前禽,指上六也。五為卦内,内曰邑。詩:商邑翼翼,邑人王國之民。一私不間於胷中,故顯比无閒於天下。一陽自初漸升至五,剛明居尊,无復私昵,无外内,无遠邇,凡厥臣庶,一視同仁。彼秦越肥瘠之不通者,不能顯比者也。然聖人之比,歸斯受之,去者弗強。猶田者三驅,固在搏取,禽若前 ,寧失而不追。故其徒庶不待誡敕,悉皆順命,比之吉,孰加於此?
【原文】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九五履正居中,光天之下,同一照臨,顯比之所以吉也。聖人雖昭至公以比天下,而无心於必天下之比,順我者取之,逆我者舍之。逆者如戴盆,不見日月,非光景之不明;舍者如乘鴈,不計去來,非鄙夷而弗納。逆順在彼,雖有異見;取舍在我,初何容心?上不以得失為累,則下不厚事,翕然樂從。蓋以中道使民,其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者歟!
上六:比之无首,凶。
陽為首,六居陽上為无首。彖以上六為後夫,爻以上六為前禽者,蓋五隂前進,而上六越居九五之前,自五視上為前禽,自上視五為後夫。
首為上,為陽,九五之象。自六四以下,奉之為首者也。上六居九五之上,猶人而无首,安得不凶?
【原文】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終也。
坤之先迷,亦无首也。通一卦言之,二直方大,三從王事,五黄裳正位,能順承天,故終於有慶。此爻獨隂,又居五之上,宜无所終也。隂得比則有歸宿,无所終者,不得所比也。六爻上雖无首,然位實比五,故皆言比。乾六陽則无首吉,比上六孤隂則无首凶。
易经山水蒙卦的“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爻的详细解释。
水山蹇卦 地位:老阴|人位:少阳|天位:少阳|错卦:火泽睽|综卦:雷水解|交互卦:火水未济。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蹇,難也,足不能進而行之難也...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张献翼撰《读易纪闻》中对《兑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兑,亨,利贞,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山泽损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彖曰:损,损下益上...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梁寅撰《周易参义》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水泽节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节,亨,苦节不可贞,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
易经风火家人卦的“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杨爵《周易辩录》中对《雷地豫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豫,利建侯行师,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
易经山泽损卦的“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爻的详细解释。
山泽损卦 地位:老阳|人位:老阴|天位:少阴|错卦:泽山咸|综卦:风雷益|交互卦:地雷复。[北宋]张载撰《横渠易说》【下经】第四十一卦_损卦:山泽损卦(兑下艮上...
【周易下经】第42卦-益卦䷩风雷益卦(震下巽上)-[宋]董楷撰《周易傳義附錄•卷七下》 周易傳義附録卷七下,宋董楷撰 下經 傳:益序卦:損而不巳必益,故受之以益...
易经雷天大壮卦的“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爻的详细解释。
[宋]李過撰《西谿易說•卷九》【下经】第43卦-夬卦:泽天夬卦(乾下兑上) 【原文】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原文】彖曰:夬,決也...
【周易下经】第36卦-明夷䷣地火明夷(离下坤上)-[宋]董楷撰《周易傳義附錄•卷六》 傳:明夷序卦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夫進之【一作...
【周易下经】第51卦-震卦䷲震卦为雷(震下震上)-[明]胡廣等敕纂《周易傳義大全•卷十八》 傳:震序卦,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鼎者,器也。震為長男,故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