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卦變為坤,重艮。於爻變為一陽爻,卦䷗。初三互易而變,九三主時,下三爻以謙善其身,故皆言吉。上三爻以謙善天下,故皆言利。
【原文】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坤為地,艮為山。象辭之例,天山在上者,言天下山下,皆人所可見也。地澤在上者,若言地下澤下,則人所不可見,故言地中澤中。德薄而位卑,固其分也。德尊而守以卑,乃為謙耳。山本高於地者,今在地中,為謙之象。有若无實者虚者,治已之謙。裒多益寡,稱物平施者,治人之謙。謙之德,惟君子能之。常人且未必能,而况天地之產,其多寡高下能自平乎?是以君子推其治已者以治人,裒多之有餘,益寡之不足,稱物之宜。平其施予,使多寡均,高下等,而天下无盈虧不齊之患。故其制禮,使賢者俯而就,不肖者跂而及,亦是物也。
謙,亨,君子有終。
一陽止於三隂之下,謙之象也,故卦名謙。
滿盈則顛覆,謙退則亨通,必然之理也。夫矜己自大,固常人通患;沖抑退孫,雖君子亦難。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儻始謙而終以盈,猶不謙也。故示訓曰:君子有終。惟九三為艮止之主,則能之。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艮之陽止於上,有天之象,今在坤下,故曰下濟。天道陽明,地道隂晦,惟能下濟,故天光臨照,率土文明。地道雖卑,得行於上,皆一陽謙下之所致也。天主氣,隂陽代謝,盛者衰,衰者盛,天之虧益也。地主形,山有時而隤,水无有不下,地之變流也。鬼瞰高明,神與正直,驕則人叛,不伐者不争。人鬼之福害好惡,亦莫不然。人之謙者,居尊位則光明,居下位則不可踰。蓋自衒者人掩之,自晦者人揚之,自尊者人卑之,自下者人高之,斯固君子之所以終焉者也。盛哉謙乎!惟學遜志,則學貴乎謙;遜以出之,則行貴乎謙;能以禮遜,則為國貴乎謙。君不謙則失臣,臣不謙則失友。凡經天地,盡人已,謙皆貫乎其間,宜聖人極天地人鬼而備言之。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謙,下也。六處下卦之下,謙而又謙,故曰謙謙,與乾乾、夬夬、坎坎同義。大川,涉險之義。他卦諸爻有以上進為義者,謙則不然。蓋謙貴能下能止,若上且進,則非謙矣。
謙已難能,謙且復謙,尤難能也。勇夫馮河,終必䧟溺。君子而能謙,謙雖用以涉川,亦獲其吉。蓋謙則不躁,不躁故詳審,何險之可虞?
【原文】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謙斯可矣。謙而又謙,豈過為卑下者,所以自牧其德也。牧,養也。謙者易縱而難守。世之无所養者,每好矜伐。苟能謙矣,而有時乎不謙者,不能養者也。惟不以能謙自足,猶且反復周旋,不離乎謙,所以養之不使有時而失也。
六二:鳴謙,貞吉。
鳴,鳥語也。求友則鳴,不平亦鳴,二隂之正位。
九三乃成卦之主,六二比而承之,求友之鳴,樂而鳴也。樂者志溢而氣驕,惟守其正位,乃可得吉。不然而上慕不已,失吾之謙矣。
【原文】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象辭言中心得,謂比於主謙之爻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勞,勤勞也。書曰:昔公勤勞王家。以辛勤就功業也。三為下卦之終,九為艮主,亦終之義。周公繫爻於成卦之主,其辭或與彖同,如屯、震之初,履、謙之三是也。九三之言勞,何也?一陽在初為克已復禮之仁,在二有師中文人之吉,在四有由豫大有得之業,在五為顯比使中之主,在上有碩果存陽之功,上下始終,歷試諸難,可謂勞矣。勤勞如此,一陽獨尊,宜可用剛以臨物,今不為比、豫之在上,乃退居三隂之下,是勞而能謙者也。復、師雖在下而不為終,剥雖終而在上,今九三艮為主,是謙而能終者也,何吉如之?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富哉言乎!
【原文】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争功。勞而能謙,萬民烏乎而不服?萬者,數之盈,一陽五隂之卦多言之,如懷萬邦、建萬國之類。萬民,言衆隂皆服也。
六四:无不利,撝謙。
撝,散也,宣達之義。謙以卑下為尚,自三以下,言治已之謙;自四以上,其位愈高,不容以卑下為義,故言治人之謙。
以六居四,乃謙虚之賢,凡所施設,自无不利。况天下不能皆謙上之人,所當治之使謙。四近君側,宣布?達君上之謙,使天下莫不聞風觀化,改心易行。其不遽加征伐者,亦謙也。
【原文】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撝謙者,舒散?達,不復沖挹也。聖人懼後世之不善處此者,流入於不謙,故以不違則戒之。則者,限也,不可踰越之義,德以謙為則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
不富以其鄰,義見泰九四。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負固不服則侵之。
五處三隂之中,其象則為不富,然實君位也,其義亦為不自盈盛。第君臣皆仁柔,恐天下或有賊賢負固者,以仁伐不仁,用以侵伐,殆與天地鬼神合德,則利者固其宜也。既言利侵伐,又言无不利,蓋不止侵伐之利而已。四上亦皆言利,謙之功用如是夫。
【原文】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崇高者衆所忌,富貴者衆所窺,况五為隂柔乎?故萬民能服於三,而諸侯容有不服於五者。不服而後征之,明五之侵伐,非佳兵好殺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鳴,義見六二。邑國,諸侯大夫也,非蠻夷猾夏而征之也。上六應於九三,故亦曰鳴謙。六五制征伐之命,上六行征伐之師,五為君而上在外也。邑國之君有不能謙者,利行師以征之。不云无不利者,上六乃奉命之將也,事所不得專。鄧艾有取蜀之功,而身為僇者,專封拜之過也。
【原文】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上六之鳴,不平而鳴者也。當謙之時,上以柔居柔,與三為應,宜能謙者。乃位居極上,未能遂其謙下之志,故曰志未得也。志本欲謙,乃使任行師之寄。聖人原其心以立言,故不云利用,而云可用。可之為言,未必用也。師卦未嘗言用師之利,至謙之五上,乃不一言之。蓋惟謙抑之人,必无喜功好大之失,其征伐也,必有甚不得已者。合二卦而並觀,足以見聖人之情。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陈应润撰《周易爻变易缊》中对周易六十四卦《震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震,亨,震来萀萀,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彖曰:震,亨,震来萀萀,恐...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天山遯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遯,亨,小利贞,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
【周易下经】第45卦-萃卦䷬泽地萃卦(坤下兑上)-[宋]趙汝楳撰《周易輯聞•卷五》 於卦變為兌,重坤,於爻變為二陽。爻卦䷒五與二、四與初互易而變,土无二王,尊无...
本文内容是作者[南宋]都絜撰《易变体义》中对《水天需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张次仲撰《周易玩辞困学记》中对《泽地萃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彖曰:萃,聚也,顺以说...
【周易上经】第28卦-大过䷛泽风大过(巽下兑上)-[明]熊過撰《周易象旨決錄•卷二》 【原文】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 【原文】彖曰:大過,大者過也。棟橈,本...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中对《山天大畜》的详细解释,卦辞: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
坎卦(坎卦为水)【坎宫上世卦|坎上:错离综坎-先天:西方-后天:北方|坎下:错离综坎|先天:西方|后天:北方|天位:少阳|人位:太阴|地位:少阳】。坎以一陽陷二...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王心敬撰《丰川易说》中对《风泽中孚》的详细解释,卦辞: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高攀龙撰《周易易简说》中对《天水讼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
[清]朱軾《周易傳義合訂•卷九》【下经】第57卦-巽卦:巽卦为风(巽下巽上)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原文】彖曰:重巽以申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胡炳文撰《周易本义通释》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地风升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晏斯盛撰《易翼宗》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山雷颐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陈应润撰《周易爻变易缊》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地天泰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泰,小往大来,吉亨,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