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姤陰自初進至二,成卦以陰居陰,得位也。二,得中也,乾九五位正德當,二以柔順應之,各得其正,而其德同,故曰同人。人道,父子、君臣、夫婦、朋友、長幼,其位不同,而相與會於大同者,中也。過與不及,睽異而不同矣。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未始,不同得其所同,然則心同,心同則德同,故曰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此以二五釋同人之義也。
乾,天也,曰同人,何也?三畫以初為地,以二為人,三為天,重卦四即初也,五即二也,上即三也,六二應乎九五,同人也。以其同人,故曰同人。曰同人上九,天際也,故曰野,野者,曠遠无適莫之地。常人之情其所同者,不過乎暱比之私,而同人之道,不以繫應,達于曠遠,无適无莫,其道乃亨。有一不同,為未亨也。同人至于上九,則遠近內外无不同者,故曰同人于野,亨。二自下至上,皆成兌澤,決為大川,險阻艱危之象。乾,健也,能與天下同之。其行健矣,則險阻艱危,何往不濟,故曰利涉大川,乾行也。乾行自子至巳,坤行自午至亥,二柔上進,乾爻下行,不曰坤行者,同人坤變乾,初九子上至已,聖人因以寓乾坤之行焉。坤為文,坤變離為文明文理也。萬物散殊,各有其理,而理則一。聖人視四海之遠,百世之後,如跬步、如旦暮者,通於理而已。惟燭理明則能明乎同人之義,然非克已行之以健,不蔽於欲者,不能盡其道。克己則物我一矣,文明以健,然後中正无私,靡所不應,天下之志通而為一。夫同人之義,以四言該之,文明也,健也,中也,正也,以一言盡之正而已矣。不正則燭理必不明,行已必不剛,施諸人必無相應之理,反求於心,不能自得,其能通天下之志乎?故曰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此合二五兩體以言同人之才也。易傳曰:小人惟用其私意,故所惡者雖是而異,所比者雖非亦同,其所同者,則阿黨,蓋其心不正也。故同人之道利在君子貞。以卦氣言之為七月,故太玄準之以昆。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天體在上,而火炎上,二五相與,天與火也。同人之道,同而无間,如天與火然,故曰天與火,同人。離,麗也,一陰麗於二陽,陽本乎天,炎上者類也,故君子以類族。然乾,陽物也,離,陰物也,其物各異,故君子以辨物類族者,合異為同,辨物者,散同為異。
初九:同人于門,无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初九動艮為門,人道同乎人者也。同人於門內,不若同人於門外之為廣也,故曰同人於門。初九動失正,宜有咎。四來同之,初、四各得其正,蓋善者人之所同,然其誰咎我哉?故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二往同五,復成離,五來同二,復成乾。往來相同,乾離各反其本宗。同人于宗,所同狹矣,吝道也。易傳曰:同人不取君義,私比非人君之道。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離為甲冑,為戈兵,三動有震巽艮之象。震巽,草木,莽也。艮為山,在下體之上,陵也。震為足,巽為高升于高陵也。三不動則伏戎于莽,言九三剛而不中,不能同人,與五爭應。二者,五之所同,九三貪其所比,據而有之,故伏戎于莽。將以攻五,慮其不勝,又升高陵而望焉。然五陽剛居尊位,二本同五,非三之所當,有於義屈矣。故望其敵,知其不可犯也,反於中知義不可行也。乃退而守下,比於二,二亦自若。然則非道而同乎人者,動而爭之,不可得也,不動而比之,不可得也。奚益矣,終其能行哉?故曰:伏戎於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乾為歲,三歲,三爻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九三動而爭二成坤土,在內外之際,墉也。九四乃欲檮虛自上乘之,故曰乘其墉,四動入坎險,有弓矢相攻之象,故曰攻。三非犯已,二非已應,雖乘墉入險,豈其宜哉?故曰乘其墉,義弗克也。三動四乘之成坎,四動上復乘之成兌,兌、坎,困象也,故曰困。弗克攻,則已矣,何謂吉?吉者,正也,謂其乘墉入險,力已盡而二不應,因而知反,反而不失其則也。是以吉則者,理之正,天地萬物之所不能違者,豈勢力所能奪哉?古易本云:反則得,則得,則吉也。一本云:反則得,得則吉也。定本作「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三伏戎於莽,四乘其墉,動而爭二,五成巽、震、坤,坤為喪,巽為號,震為聲,號咷也。二非三四之所能有,三四不動,二自往同於五,離目動為笑,理之所同,非爭之所能得,非不爭之所能亡,故曰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當三四動時,九五若動而爭之,非用大師不能克,三四之強而與二相遇,坤為眾,自上入險而克三,三亦自下而克五,有師之象。言用力如是,其難始克相遇,遇非會之正也。故曰用大師克,相遇言相克也。三五相克而與二遇,豈會之正哉?王弼謂執剛用直,不能使物自歸,是也。然同人之先號咷,何邪?曰:以中直也。直者乾之動也,理之所在也。理直矣,三四抑之,望人者深,故號咷也。觀乎所同,物情見矣,是故不得其所同則怨,怨而无告,則號咷隨之。豈惟人哉,鳥雀亡其類,則啁啾而鳴,犬獸亡其群,則躑躅而悲。未有失其所同,不如同人之先者也。易傳曰:九五君位而爻不取人君同人之義者,蓋人君當與天下大同。而五專以私暱應於二,失其中正之德,非君道也。又先隔則號咷,後遇則笑,乃私暱之情,非大同之體也。二之在下,尚以同於宗而為吝,況人君乎?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上九在外,遠於二,未得志也。動而得正,內同九三,雖未得二,不為无所同也,故動而无悔。九三乾,天際而在內外之交,有郊之象。同人於剛健之爻,三伏戎,四乘墉,五用大師,上九遠於二,處不爭之地,動而无悔。九三自至同人之義,其在於不與物爭,而物情自歸乎。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易祓撰《周易总义》中对周易六十四卦《雷水解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
【坎】上六 系⑴用⑵徽⑶纆⑷,寘⑸丛⑹棘⑺,三⑻岁⑼不得⑽。凶。 【译】上六 依附脱离险境的只有绑腿布可当作绳索,可是无济于事,因而停留在有刺的灌木丛中,一年到...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潘思榘撰《周易浅释》中对《风火家人》的详细解释,卦辞:家人,利女贞,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保巴撰《周易原旨》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水雷屯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
雷山小过 地位:老阴|人位:老阳|天位:老阴|错卦:风泽中孚|综卦:雷山小过|交互卦:泽风大过。[北宋]张载撰《横渠易说》【下经】第六十二卦_小过:雷山小过(艮...
易经泽水困卦的“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南宋]都絜撰《易变体义》中对《雷火丰卦》的详细解释,卦辞: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
坤为地卦 地位:老阴|人位:老阴|天位:老阴|错卦:乾为天|综卦:坤为地|交互卦:坤为地。[北宋]程颐撰《程氏易传》繁体版【卷一上经】第二卦_坤卦:坤卦为地(坤...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陳士元撰《易象鈎解》中对《火风鼎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鼎,元吉,亨,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李塨撰《周易传注》中对《山风蛊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山泽损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彖曰:损,损下益上...
泽地萃卦 地位:老阴|人位:少阳|天位:少阳|错卦:山天大畜|综卦:地风升|交互卦:风山渐。萃,亨,王假有廟。 [釋文]亨,王肅本同,馬鄭陸虞等並無此字。 【集...
雷风恒卦 地位:少阳|人位:老阳|天位:老阴|错卦:风雷益|综卦:泽山咸|交互卦:泽天夬。恒,亨,无咎,利貞,利有攸徃。 恒久也,剛上而柔下,男外而女內,恒久之...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陈法撰《易笺》中对《风水涣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