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孔穎達疏::正義曰:「否之匪人」者,言否閉之世,非是人道交通之時,故云匪人。「不利君子貞」者,由小人道長,君子道消,故不利君子為正也。陽氣往而陰氣來,故云大往小來。陽主生息,故稱大;陰主消耗,故稱小。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孔穎達疏::正義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者,與泰卦反也。《泰卦》云「上下交而其志同」,此應云「上下不交則其志不同」也。非但其志不同,上下乖隔,則邦國滅亡,故變云「天下无邦」也。「內柔而外剛」者,欲取否塞之義,故內至柔弱,外禦剛彊,所以否閉。若欲取「通泰」之義,則云「內健」「外順」。各隨義為文,故此云剛柔,不云健順。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孔穎達疏::正義曰:「君子以儉德辟難」者,言君子於此否塞之時,以節儉為德,辟其危難,不可榮華其身,以居祿位。此若據諸侯公卿言之,辟其群小之難,不可重受官賞;若據王者言之,謂節儉為德,辟其陰陽厄運之難,不可重自榮華而驕逸也。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注云:居否之初,處順之始,為類之首者也。順非健也,何可以征?居否之時,動則入邪,三陰同道,皆不可進。故茅茹以類,貞而不諂,則吉亨。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注云:志在於君,故不苟進。
孔穎達疏::正義曰:「拔茅茹」者,以居否之初,處順之始,未可以動,動則入邪,不敢前進。三陰皆然,猶若拔茅,牽連其根相茹也。己若不進,餘皆從之,故云拔茅茹也。「以其彙」者,以其同類,共皆如此。「貞吉亨」者,守正而居,志在於君,乃得吉而亨通。
《象》曰「志在君」者,釋「拔茅貞吉」之義。所以居而守正者,以其志意在君,不敢懷諂苟進,故得吉亨也。此假外物以明人事。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注云:居否之世,而得其位,用其至順,包承於上,小人路通,內柔外剛,大人否之,其道乃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孔穎達疏::正義曰:「包承」者,居否之世而得其位,用其志順,包承於上。小人吉者,否閉之時,小人路通,故於小人為吉也。大人否亨者,若大人用此包承之德,能否閉小人之吉,其道乃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者,此釋所以大人否亨之意,良由否閉小人,防之以得其道,小人雖盛,不敢亂群,故言「不亂群也」。
六三:包羞。
注云:俱用小道以承其上,而但不當,所以包羞也。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孔穎達疏::正義曰:「包羞」者,言群陰俱用小人之道包承於上,以失位不當,所包承之事,唯羞辱也。
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
注云:夫處否而不可以有命者,以所應者小人也。有命於小人,則消君子之道者也。今初志在君,處乎窮下,故可以有命无咎而疇麗福也。疇謂初也。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孔穎達疏::正義曰:「有命无咎」者,九四處否之時,其陰爻皆是小人。若有命於小人,則君子道消也。今初六志在於君,守正不進,處于窮下。今九四有命命之,故无咎。「疇離祉」者,疇謂疇匹,謂初六也。離,麗也。麗謂附著也。言九四命初,身既无咎,初既被命,附依祉福,言初六得福也。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者,釋「有命无咎」之義,所以九四有命,得无咎者,由初六志意得行,守正而應於上,故九四之命得无咎。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注云:居尊當位,能休否道者也。施否於小人,否之休也。唯大人而後能然,故曰大人吉也。處君子道消之時,己居尊位,何可以安?故心存將危,乃得固也。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孔穎達疏::正義曰:「休否」者,休,美也。謂能行休美之事於否塞之時,能施此否閉之道,遏絕小人,則是否之休美者也,故云休否。「大人吉」者,唯大人乃能如此而得吉也,若其凡人,則不能。「其亡其亡,繫于苞桑」者,在道消之世,居於尊位而遏小人,必近危難,須恒自戒慎其意,常懼其危亡,言丁寧戒慎如此也。「繫于苞桑」者,苞,本也。凡物繫于桑之苞本則牢固也。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則有「繫于苞桑」之固,无傾危也。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者,釋「大人吉」之義,言九五居尊得位,正所以當遏絕小人得其吉。
注「居尊」至「得固也」。正義曰:「心存將危」解「其亡其亡」之義。身雖安靜,心意常存將有危難,恒念「其亡其亡」,乃得固者,即「繫于苞桑」也。必云「苞桑」者,取會韻之義。又桑之為物,其根眾也。眾則牢固之義。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注云:先傾後通,故後喜也。始以傾為否,後得通乃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孔穎達疏::正義曰:「傾否,先否後喜」者,處否之極,否道已終,此上九能傾毀其否,故曰傾否也。「先否後喜」者,否道未傾之時,是先否之道;否道巳傾之後,其事得通,故云「後有喜」也。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者,釋「傾否」之義。否道巳終,通道將至。故否之終極,則傾損其否,何得長久?故云「何可長也」。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高攀龙撰《周易易简说》中对《水雷屯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易经地水师卦的“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孙奇逢撰《读易大旨》中对《震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震,亨,震来萀萀,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彖曰:震,亨,震来萀萀,恐致福也,笑言哑(...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地萃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彖曰:萃,聚也,顺...
易经风水涣卦的“六三:涣其躬,无悔。”爻的详细解释。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晏斯盛撰《易翼宗》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水困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
本文内容是作者[南宋]都絜撰《易变体义》中对《风地观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火革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王心敬撰《丰川易说》中对《地水师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师,贞,丈人,吉无咎,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山火贲卦》的详细解释,卦辞:贲,亨.小利有所往,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
【贲】上九 白⑴贲,无⑵咎⑶。 【译】上九 表白自己奔走锻炼的好处,没有与愿望相违背。 注释: ⑴“白”表白,陈述。《楚辞·九章·惜诵》:“情沉抑而不达兮,又...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何楷撰《古周易订诂》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风大过》的详细解释,卦辞: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丁易东撰《周易象义》中对周易六十四卦《火天大有》的详细解释,卦辞:大有,元亨,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趙以夫撰《易通》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天雷无妄》的详细解释,卦辞: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