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衍義卷五,元胡震撰
【原文】隨,元亨利貞,无咎。
【原文】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元亨利貞,乾坤四德。人者,天地之心。賦予之際,吾心自具一太極,則四德自得於一已;一物各具一太極,則四德同得於萬物。是元亨利貞四德,人已同然之天也。羣心之隨而四德兼備,不失其同然之天,而足以保其隨;羣心之隨而四德之一缺,則失其同然之天,不足以保其隨。且自四德言之,體元足以長人,體亨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有此四德,則足以協一天下之隨我,而无異心處隨之盡善也。類而推之,已之德,人君之從諫,學者之從師,事機之從宜,皆要明此四德而後无咎。昔鄭叔段得人心之隨矣,然無德而得鄭衆適,所以為咎;齊桓常得人心之隨矣,然無德而得齊衆適,所以為咎;魯季氏得人心之隨矣,然無德而得魯衆適,所以為咎。此人心之隨,其依依之衆固可喜也;盛德之愆,其顒顒之望亦可畏也。隨之為卦,以卦變推之,自困來則九來居初,自噬嗑來則九來居五,自未濟來則兼此二變,皆以剛下柔、以貴下賤之義,此物之所以說隨也。以卦德言,震動於下,兑說於上,下動而上說,或說而動,或動而說,此物之所以說隨也。以序卦隨次於豫,豫之為義,彼此和樂,上下順動,此卦序之所以為隨。以二體言,震男居内,兌女居外,少女從長男,卦體之所以為隨。以二象言,雷震於澤中,澤隨雷而動,此卦象之所以為隨。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此以卦變、卦德釋卦名也。又曰: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此總其大要,推其效驗,以釋卦辭也。
程氏曰:人君之從善,臣下之奉命,學者之從義,臨事而從長,皆隨也。隨之道,利在於正。隨而不正,則枉道以從欲,此乃隨之過也。
故卦辭曰:元亨利貞无咎。隨之所以能大亨者,利於貞正,而後咎可无也。
楊氏曰:柳下惠聖之和,伯夷聖之清,可謂聖矣。不若夫子聖之時,以其泥於一而不知變也。故失之隘,失之不恭,安得夫所謂大亨无咎之義?聖人之所隨者,時也。時有消息盈虚,不可以一槩論。嫂溺援之以手,固非禮也。時之所在,權亦隨之。抱橋之信,非無信也。不知天時所在,死將隨之。善趨時者,烏可執一歟?聖人能隨時,天下之人隨聖人之時,其為義也,可謂大矣。又曰:非達權知變者,不足與語隨時之義。此卦其變為蠱卦,其象雷在澤中,隨之象也。其占利於正,則大亨也。
【原文】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雷,發聲於震之春,收聲於兌之秋。由震而兌,雷藏澤中,與時休息,為隨時之象。曰:出於東方之震,入於西方之兌。自震而兌,自明向晦。出於明者,至晦而入也。勞者宴,作者息矣,所以用隨也。天地之隨,為晝夜,為寒暑,為古今。君子之隨,為動息,為語默,為行藏。一晝夜之頃,而動息隨之,況於消息盈虚之大者乎?向晦如日之没光,入宴息如雷之收聲。程氏曰:禮,君子晝不居内,夜不居外,隨時之道也。
【原文】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原文】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官,主守也。既有所隨,是其所主守有變易,故曰:官有渝,貞吉。所隨得正,則吉也。出門交,有功。出門者,公也。常人之情,愛之則見其是,惡之則見其非,妻孥之言雖失而多從,所憎之言雖善而以為惡,苟以親愛私暱而隨之,豈合正理?故出門而交,則有功也。夫初九之官有渝而貞吉者,隨時變易而不失其正理。事有萬端,時有萬變,或隨時而用經,或隨時而用權,或隨時而用寛,或隨時而用猛,或從上之所命,或從下之所宜,或從智者之特見,或從愚者之一得,所隨不同,而皆正理之,是從此貞吉也。以此正道出,而交際必能以大道為公,不昵親私,不立町畦,而可以成隨道之善。
象曰:從正,吉也。又曰:不失也。因其從正之吉,推其不失之功,聖人之言功,固以道為主,非世俗功利之比也。雖然,明道不計功,此聖賢之本旨也。子路於管仲以功言,管仲有九合之功,子路無一日之烈。然子路則曾西蹵然畏之,管仲則曾西艴然鄙之,何哉?子路則範我馳驅而不獲者也,管仲則為之詭遇而有獲者也。凡事求可,功求成,取必於智謀功利之末,而不循天理之正,非聖賢之道也。是知隨之初九,不必憂其出之无功,當憂其渝之失正。
楊氏曰:初九主一卦之動,當事變之始,其古之發大難、當大變、決大議者乎?主是變也,非有以仗天下之正,開天下之大公,未見其濟也。故正則吉,公則不失。董公進發喪之議,而名項為賊,故王;晁錯決削地之議,而漢有其地,故亂。正則吉,不正則凶也。舍御事艱大之言,而從十夫之謀,故成東征之功;用訓、注小人之策,而舍裴度、李德裕之賢,故稔甘露之禍。公則有功,私則无功也。出門而交震,出而交兌,此動而彼說,隨斯有功而不失矣。
【原文】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原文】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人之所隨,得正則遠邪,從非則失是,與小人合則與君子離,無兩從之理。隨之六二,柔而无立。初陽在下,小子也,二則從而係於初。五正應在上,丈夫也,二則遠而失之。係非所當係,失非所當失,二則昏愚之甚也。二之係小子而失丈夫者,必其親便佞而失正直,親善柔而失信諒,親便僻而失多聞。陳相係許行,則失陳良矣;范增係項羽,則失高帝矣;李陵係匈奴,則失武帝矣。係邪則失正,此理之必然也。
象曰:弗兼與也,所以戒人從正當專一也。雖然,天理人欲不容兩立,為六二者能閑邪存誠,遷善改過,使一心之中塵浄鏡明,則又何有小子之係、丈夫之失哉?
楊氏曰:以剛隨人者謂之隨,以柔隨人者謂之係。剛有以自立,而柔不足以自立故也。六二陰不足於明,又不足於斷。不足於斷,故不能違近而趨遠;不足於明,故兩者之間不知所擇焉。
【原文】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原文】象曰:係丈夫,志舍下也。
丈夫,九四也。小子,初九也。六三與初九同體,近係於九四,下失於初九。舍初從上,是舍下隨上,如昏之隨明,事之從善。上隨也,得隨之宜也。人之隨於上而上與之,凡所求皆可得也。然又不可非理枉道以隨於上,故云利居貞。夫去邪從正,固隨道之善,而心術不正,尤失之大者也。孺悲欲見孔子,似若得所從矣,而夫子不之見,何也?謂其志之失正也。滕更之從孟子,似若得所從矣,而孟子不之答,何也?謂其志之失正也。是知隨之為義大矣哉!附羣枉而失衆正,固不可;附正人而枉一已,尤不可。必外不失人,内不失已,方為隨道之善。
象曰:志舍下也。上隨九四之丈夫,下舍初九之小子,所隨若是,疑無餘說矣。當隨之時,有賢賢長長之志,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此隨有求得也。司馬温公曰:三无中正之德而不凶者,所隨得其人也。故君子謹志所從。長者之慮,則有全身之階;小者之戅,則有危亡之漸。易曰:係丈夫,失小子。
【原文】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原文】象曰:隨有獲,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得天下之心,致天下之隨,君道也。九四以陽剛之才,處大臣之位,逼君位之近,而得人心之隨,雖正亦凶,況不正乎?唯中有愛君之誠,外盡為臣之道,全之以明哲之節,斯能保其功名,而无危疑之凶。夫莫難處者,大臣之位;不難處者,亦大臣之位。隨之九四,謂之貞凶,以其勢也;謂之何咎,以其理也。所謂隨有獲貞凶者,以人君則惟己之隨,而有擅執國柄之嫌;以民庶則惟已之從,而有自作威福之議。望尊任重,其位若難處矣。然使誠信孚而信道明,則可以正道而致其君於安富尊榮,可以此道而致其民於平定安泰,可以使諸侯尊天子,可以使一世由綱常。无逼上之嫌,无專國之過,无玩威權之失,上安下順,其位有不難處者矣。自夫人不明此義,然後竊君權之罪形祿,去公室之釁起,使斯道洞明於胸中,則雖處盛世,其夔夔齋慄,固不至若是也。
象曰:其義凶也,謂其勢之盛,有凶之義也。又明功也,謂其理之正,有明哲之功也。警之以貞凶,誨之以何咎,聖人之立敎明矣。
程氏曰:位極而无逼上之嫌,勢重而无專強之過,非聖人大賢則不能,伊尹、周公、孔明是也。其次如唐郭子儀,威震主而主不疑,亦由中有誠信,而處无甚失也。
【原文】九五:孚于嘉,吉。
【原文】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嘉,善也。嘉謀、嘉猷、嘉德、嘉績,皆善也。九五以陽剛居中得正,為悦隨之主,應六二正中之臣。此聖君至誠,樂從天下之善,吉孰大焉?隨以得中為善,隨道之吉,唯在從善。從善之誠既至,則從善之福亦至。世之人君,如其善而莫之違,則為納忠,為容諫,為尊德樂道,以之興邦可也。夫如是,何惡於隨?如其不善而莫之違,則為苟從,為輕信,為無定見,以之喪邦可也。夫如是,何取於隨?昔者周王悮信褒姒,而致狄戎之禍;二世悞信趙高,而致咸陽之變;漢武悮信王恢,而致馬邑之敗。所隨不善,凶固如此。九五之孚於嘉,吉,必其唯臣下之嘉謀、嘉猷、嘉德、嘉績、嘉師之是信是從,所以吉也。其堯之舍已從人,高祖之從諫如流,太宗之導人使諫歟?象曰:位正中也。謂其居中正之位,備中正之德,而下應乎六二中正之臣,其所孚者,固有中正之美德矣。
【原文】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原文】象曰:拘係之。上窮也。
上六以柔順之德,居說隨之極,得民心之隨,固結而不可解,無以為喻。若有拘而係之者,喻之不足,又若有繫之維之者,是雖逃之有不脱,辭之有不聽,況復可得間而離之乎?昔者太王、王季、文王之亨於西山,得人心之從而不可解也。西山,岐山也。謂之拘係,見人心之始不去也;謂之維之,見人心之終大同也。周之興王業,自其由豳而遷於西山,有以開王道之基;自其遷豐而出於西山,有以衍王道之傳。是非周家強人心之我從也,理義滲漉乎人心,德澤洋溢乎四境,人心自不能不隨也。周家非能計王道之興也,天下於此乎歸往,忠良於此乎戴翼,王道自不容不興也。自時厥後,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以三千臣則同心,以八百國則自會,民心之隨與西山之隨無異向。故其壹戎衣而天下定,尊為天子,富有四海,宗廟享之,子孫保之,則王道之興,肇端於西山,而成功於鎬京也。
象曰:上窮也。謂其居一卦之極,而得隨道之極致也。
文公曰:當隨之世,隂柔不能自立,必附陽而後能有立。故三陰爻皆言係,取依係於人而能立之象。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梁寅撰《周易参义》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巽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沈起元撰《周易孔义集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巽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
[明]熊過撰《周易象旨決錄》卷一 周易象旨决録卷一 明熊過撰 上經 分易為上下,杜預左傳解序載汲冢古易,與今正同。然繋辭明稱二篇之策,自郭白雲、呂東萊胥知之,所...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包仪撰《易原就正》中对《泽山咸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咸,亨,利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
艮为山卦 地位:老阴|人位:少阳|天位:少阴|错卦:兑为泽|综卦:震为雷|交互卦:雷水解。刘大钧《周易古经白话解》下经:第五十二卦_艮卦:艮为山(艮下艮上) 艮...
泽地萃卦 地位:老阴|人位:少阳|天位:少阳|错卦:山天大畜|综卦:地风升|交互卦:风山渐。[南宋]杨万里撰《诚斋易传》繁体版[卷十二下经]第四十五卦_萃卦:泽...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蔡渊撰《周易卦爻经传训解》中对《风山渐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渐,女归吉,利贞,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赵彦肃撰《复斋易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水地比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杨爵《周易辩录》中对《地水师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师,贞,丈人,吉无咎,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天泽履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
【周易下经】第62卦-小过䷽雷山小过(艮下震上)-[元]胡震撰《周易衍義•卷十四》 【原文】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傅以渐、曹本荣等撰《御定易经通注》中对《离卦》的详细解释,卦辞: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丁易东撰《周易象义》中对周易六十四卦《火风鼎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鼎,元吉,亨,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
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 大過,剛過也。巽為木,為長,為高。木高而長,棟象也。木身奇而根枝偶,下陰為根,其本也。上陰為枝,其末也。本末皆弱,故橈也。大過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