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程朱傳義折衷卷九
元趙采撰
程子曰:序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其有既大,不可至于盈滿,必在謙損,故大有之後,受之以謙也。為卦坤上艮下,地中有山也。地體卑下,山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謙之象也。以崇高之德,而處卑之下,謙之義也。
謙:亨,君子有終。
程子曰:謙有亨之道也,有其德而不居謂之謙。人以謙巽自處,何往而不亨乎?君子有終。君子志存乎謙巽,逹理故樂天而不競,内充故退讓而不矜,安履乎謙,終身不易,自卑而人益尊之,自晦而德益光顯,此所謂君子有終也。在小人則有欲必競,有德必伐,雖使勉慕于謙,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終也。
朱子曰:謙者有而不居之義,止乎内而順乎外,謙之意也。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于其下,謙之象也。占者如是,則亨通而有終矣。有終謂先屈而後伸也。
愚曰:易六十四卦皆有凶,惟謙六爻无凶,以能謙故也。謙猶歉也,居有餘之地,懷不足之心。孔子曰:聰明睿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道是也。謙則无不亨,然唯君子有終,何也?小人有假為謙以濟其欲者,今日謙而明日亢滿有矣。故謙之義專以屬君子,盖要其終言之,曰謙謙,曰勞謙,曰撝謙,曰鳴謙。謙之事固有等級不齊,然皆非小人之為也。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程子曰:濟當為際,此明謙而能亨之義。天之道,以其氣下際,故能化育萬物,其道光明。下際,謂下交也。地之道,以其處卑,所以其氣上行交于天,皆以卑降而亨也。以天行而言,盈者則虧,謙者則益,日月隂陽是也。以地勢而言,盈滿者,傾變而反䧟;卑下者,流注而益增也。鬼神,謂造化之跡。盈滿者,禍害之;謙損者,福祐之。凡過而損,不足而益者,皆是也。人情疾惡於盈滿,而好與於謙巽也。謙者,人之至德,故聖人詳言,所以戒盈而勸謙也。謙為卑巽也,而其道尊大而光顯,自雖卑屈,而其德實高,不可加尚,是不可踰也。君子至誠于謙,恒而不變,有終也,故尊光。
朱子曰:變謂傾壞,流謂聚而歸之。人能謙,則其居尊者其德愈光,其居卑者人亦莫能過,此君子所以有終也。
愚曰: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此言謙者之亨也。下濟天之謙,卑地之謙;光明天之亨,上行地之亨。天地豈利其亨而行謙哉?道之自然也。天之虧益,日月之進退是也;地之變流,山川之高卑是也;鬼神害禍,人事之得喪是也;人情好惡,物論之取舍是也。一盈而有四損,一謙而有四益,以此知謙之一字,尊而行之,其道固光顯,卑而行之,其道亦不可踰,故曰君子之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程子曰:地體卑下,山之高大而在地中,外卑下而内蘊高大之象,故為謙也。不云山在地中,而曰地中有山,言卑下之中蘊其崇高也。若曰崇高蘊於卑下之中,則文理不順。諸象皆然,觀文可見。君子觀謙之象,山而在地下,是高者下之,卑者上之,見抑高舉下、損過益不及之義以施於事,則裒取多者,增益寡者,稱物之多寡以均其施與,使得其平也。
愚曰:地中有山,藴高於卑也。聖人發謙之象,而其辭乃曰裒多益寡,稱物平施,此欲人以中行謙也。中者,謙之當體者也。裒多益寡,稱物平施,所以廣中之用於天下。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程子曰:初六以柔順處謙,又居一卦之下,為自處卑下之至,謙而又謙也,故曰謙謙。能如是者,君子也。自處至謙,衆所共與也。雖用涉險難,亦无患害,况居平易乎?何所不吉也。初處謙而以柔居下,得无過于謙乎?曰:柔居下,乃其常也。但見其謙之至,故曰謙謙,未見其失也。謙謙,謙之至也。謂君子以謙卑之道自牧也。自牧,自處也。詩云:自牧歸荑。
愚曰:謙處一卦之下,初又在艮止之下,謙而又謙之象也。如是之君子,何往不濟?非獨可以居平世,用以濟難,亦无不吉矣。囚奴自居,商辛不能害;肉袒牽羊,楚子不能殺。臨難過謙,君子自生全之道,故曰卑以自牧。牧,養也。
六二,鳴謙,貞吉。象曰:鳴謙貞吉,中心淂也。
程子曰:二以柔順居中,是為謙德積于中。謙德充積於中,故發於外,見于聲音顔色,故曰鳴謙。居中得正,有中正之德也,故云貞吉。凡貞吉,有為貞且吉,有為得正則吉者,六二之貞吉,所自有也。二之謙德,由至誠積于中,所以發于聲音,中心所自得也,非勉為之也。
朱子曰:鳴謙在六二。又言貞吉,謙而有聞,得其正者則吉。盖是六二以隂處隂,所以戒他要貞。謙而不貞,近于邪佞。
愚曰:鳴謙獨見于二上雨爻,謙本不求人知,不當鳴,而二乃鳴謙者,鳴其謙之得正也。盖六二以隂居隂,謙易至于佞,二不鳴焉,則人必以二為邪佞之謙,二之中心不得白矣。二之鳴謙,非鳴謙也,鳴其貞也,鳴其守貞而不佞也。二既鳴,則二守貞之中心得以白矣。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程子曰:三以陽剛之德而居下體,為衆隂所宗,履得其正,為下之上,是上為君所任,下為衆所從,有功勞而持謙德者也,故曰勞謙。古之人有當之者,周公是也。身當天下之大任,上奉幼弱之主,謙恭自牧,夔夔如畏,然可謂有勞而謙矣。既能勞謙,又須君子行之,有終則吉。夫樂高喜勝,人之常情,平時能謙,固已鮮矣,况有功勞可尊乎?雖使知謙之善,勉而為之,若矜負之心不忘,則不能常久,欲其有終,不可得也。唯君子安履謙順,乃其常行,故久而不變,乃所謂有終,有終則吉也。九三以剛居正,能終者也。此爻之德最盛,故象辭特重,能勞謙之君子,萬民所尊服也。
愚曰:三互坎,坎勞卦,故曰勞謙。謙言君子有終者。二,繇辭,一卦之體。九三,一爻之主也。三與五同功,今三以一陽統五隂,在下體之上,居人臣之極功,而為謙之主,其不伐亦明矣。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
又曰: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夫三有功矣,不以德于人,而求以下於人,是雖有功而不自以為功也。盖曰功業,臣子之所當立;位分,臣子之所當守。而天下所以大服其功者,非以其功也,服其心也。然則繇詞所謂有終之吉,非九三君子不足以當之,禹、周公、曹彬其人也。
六四:无不利,撝謙。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程子曰:四居上體,切近君位,六五之君,又以謙柔自處,九三又有大功德,為上所任、衆所宗而已。居其上,當恭畏以奉謙德之君,卑巽以讓勞謙之臣,動作施為,无所不利於撝謙也。撝,施布之象,如人手之撝也。動息進退,必施于謙,盖居多懼之地,又在賢臣之上故也。凡人之謙,有所宜施,不可過其宜也,如六五或用侵伐是也。唯四以處近君之地,據勞臣之上,故凡所動作,靡不利施。謙如是,然後中於法則,故曰不違則也,謂得其宜也。
朱子曰:撝謙,言發撝其謙。盖四是隂位,又在上卦之下,九三之上,所以更當發撝其謙。不違則,言不違法則也。
愚曰:六四坤體柔順,上近五謙恭之君,下據三勞謙之臣,而能揮散其謙,布于上下,所以奉上比下无不利者,非事是君為容悦也,非持禄養交也,不違其則而已。則者何?天理之當然。此是无妬功嫉能之心,而有顯功著善之美者也。何者?三有大功故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程子曰:富者,衆之所歸,唯財為能聚人。五以君位之尊,而執謙順以接於下,衆所歸也,故不以富而能有其鄰也。鄰,近也,不富而得人之親也。為人君而持謙順,天下所歸心也。然君道不可專尚謙柔,必須威武相濟,然後能懷服天下,故利用行侵伐也。威德並著,然後盡君道之宜,而无所不利也。盖五之謙柔,當防于過,故發此義,征其文德,謙巽所不能服者也。文德所不能服,而不用威武,何以平治天下?非人君之中道,謙之過也。
愚曰:天下莫柔弱于水,水雖柔,莫柔弱于道,盖水猶有形故也。天下唯无形者足以致有形者為之使,謙之六五是也。五君位而以柔居之,當謙之世,衆爻皆以謙名,而此獨不名者,有其道而无其形故也。是以衆謙皆為之用,三與四鄰也,是以尤致力焉。陽實富也,隂實貧也,富而能以其鄰者,常也。不富而能以其鄰者,以九五處尊位而謙虚也。不富而能以其鄰,則三之有功即五之功也,四之无不利即五之利也。五雖不著其謙,而天下之謙者樂為之用,故曰利用侵伐,无不利。五爻變成離坎,離為甲胄,入坎險,侵伐也。夫謙之為德,天下之所歸,宜无有不服者矣。而爻與象云爾者,以爻中有此象,聖人設為之辭,以為或有之,我既謙虚,彼决不負固,故曰利用。象又發之曰征不服也,亦不過拯民水火之中,為匹夫匹婦復讎,非忿兵貪兵之謂,推是以往,將无所不利焉。吾是以知六五之謙之妙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程子曰:六以柔處柔順之極,又處謙之極,極乎謙者也。以極謙而反居高,未得遂其謙之志,故至發於聲音。又柔處謙之極,亦必見于聲音,故曰鳴謙。雖居无位之地,非任天下之事,然人之行已,必須剛柔相濟。上,謙之極也,至于太甚,則反為過矣,故在以剛武自治邑國已之。私有行師,謂用剛武。征邑國,謂自治其私。謙極而居上,欲謙之志未得,故不勝其切。至于鳴也,雖不當位,謙既過極,宜以剛武自治其私,故云利用行師征邑國也。
愚曰:柔德之謙,上位之亢,以謙德居亢位,事違其志,志未暴白,故君子乃自鳴曰:吾之謙如是,吾之謙如是。而人猶有干我者,不得已而師征焉。然止用以征邑國而已。坤為國邑,故此爻有此象。邑國近屬,上无位,只可征,此與利用征伐便不同。夫二與上均鳴謙也,二鳴而中心得,是因其鳴而謙,貞之本心得以白也。上鳴而志未得,是謙之志未得暴白,而不得不鳴也。此兩鳴謙之義。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张根撰《吴园周易解》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火革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
【噬嗑】初九 履⑴校⑵灭⑶趾⑷,无咎⑸。 【译】初九 行走到几案边在两几足间盘腿席地而坐衣服掩盖了脚趾。没有过错。 注释:⑴“履”步履、行走。《国语·晋语一》:...
水地比卦 地位:老阴|人位:老阴|天位:少阳|错卦:火天大有|综卦:地水师|交互卦:山地剥。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象曰:比,吉也。比,輔也...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毛奇龄撰《仲氏易》中对《山天大畜》的详细解释,卦辞: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沈起元撰《周易孔义集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火山旅卦》的详细解释,卦辞:旅,小亨,旅贞吉,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王心敬撰《丰川易说》中对《火天大有》的详细解释,卦辞:大有,元亨,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
【比】六二 比之自⑴内⑵,贞⑶吉。 【译】六二 结成命运共同体是发至自己的内心,心怀真诚吉祥如意。 注释: ⑴“自”自己。《诗经·小雅 ·节南山》:“不自为政,...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高攀龙撰《周易易简说》中对《天山遯卦》的详细解释,卦辞:遯,亨,小利贞,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遯之时...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赵善誉撰《赵氏易说》中对周易六十四卦《泽风大过》的详细解释,卦辞: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
[清]朱軾《周易傳義合訂•卷七》【下经】第45卦-萃卦:泽地萃卦(坤下兑上) 【原文】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原文】彖曰:...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保巴撰《周易原旨》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天雷无妄》的详细解释,卦辞: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孙奇逢撰《读易大旨》中对《水风井卦》的详细解释,卦辞: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qì)至,亦未蹫井,羸其瓶,凶,彖曰:巽乎水而...
本文内容是作者[元]胡炳文撰《周易本义通释》中对周易六十四卦《兑卦》的详细解释,卦辞:兑,亨,利贞,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中对《水火既济》的详细解释,卦辞: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