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词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这句系词揭示出周文王姬昌写作《易经》是留给他的子孙用来治理周王朝的,周朝共传国君三十二代三十七王,享国共计七百九十一年。是古代存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应该与这部《易经》不无关系。
详细解释如下:
【原文】一阴一阳之⑴谓⑵道⑶,继⑷之者⑸善⑹也,成⑺之者性⑻也。
【译文】一个阴爻“—”一个阳爻“-”是《易经》组卦的手段。《易经》能够延续不断地传承下来说明《易》是一部好作品,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是《易经》固有的特点。
注释:⑴“之”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左传·子鱼论战》:“天之弃商久矣。”
⑵“谓”通“为(wèi)”。相当于“是”。《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⑶“道”方法,手段。《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方法: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
⑷“继”延续;使之不绝。《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
⑸“者”语气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人所以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
⑹“善”好,美好。《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⑺“成”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康熙字典》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尚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立政:确立为政之道。《尚书•立政》:“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
⑻“性”事物固有的性质、特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因地之性。”
声明:本文系转载,由赵庚白原创发布于新浪博客,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赵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出自《易经·屯》上六。屯卦上卦为水下卦为雷,卦象表示雷雨将至。 上六爻辞说的是暴雨到来之前先刮大风的自然现象。与悲伤流泪无关。 详解如下: ...
【丰】六二 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百度百科》解释说:月亮像个大草席,向太阳盖过来了,大白天看到了北斗星,天黑得想象不到地快。 然而这样解释...
【本经】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现主流的注解周易的有关文献将其译为: 在君王的朝廷上显扬(有说宣扬)出来,有诚信而呼号有危险,从封...
对于乾卦彖辞“时乘六龙以御天”中“六龙”的解释一直争论不休, 有人说:“六龙”,指乾卦的六爻。 然而乾卦中只是初九、九二、九五、上九爻中有“龙”字,九三、九四爻...
《易经》这部著作同现代的大部分文学作品一样都是来源于生活,以下这段系词中的“象”既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卦象”,也不是“形象”,而是指发生在古人生活中的值得学习...
【剥】上九 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现某知名的哲学系教授是这样翻译这句爻辞的: 【白话】上九。硕大的果子没有人吃,在君子将获得车马,在小人将剥除屋宇。 ...
【乾】用九 见群龙,无首吉。 传统解释《易经》的书籍将这句爻辞解释为:群龙没有出头的吉祥。 这样解释很令人费解,群龙没有出头的就是一片散沙,又怎能吉祥? 实际乾...
【乾】九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现很著名的某大学哲学系教授将此爻辞解释为: 【译】九五 龙飞翔在天空,适宜见到大人。 《易经》中的爻辞、彖辞都是用真实情况来言...
【鼎】初六 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此爻辞记述的是古人善待女奴仆犹如自己子女的感人故事。 详细解释如下: 【鼎】初六 鼎颠⑴趾⑵...
笔者发现《易经》中这个“易”字在古文中有“整治”的意思,周文王作《易》主要是为了给周王朝用来研究行政事务治理天下的,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易经》只是一部占卜书籍。...
《旅》初六爻辞说的是出门在外旅行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自身受到伤害。 详解如下: 【旅】初六 旅琐⑴琐,斯⑵其⑶所⑷取⑸灾⑹。 【译】初六 旅行途中要小心再小心,...
赵庚白《直方周易》范围天地之化——《易经》乃周朝治国宝典(一) 《易经》乃周朝治国宝典,有《系词》为证: 【系词·上】范围⑴天地⑵之⑶化⑷而不过⑸,曲⑹成⑺万物...
《周易》第二十八卦【大过】卦辞: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传统的注解《周易》的资料将此卦辞中的“栋桡”均解释成“栋梁弯曲” 首先这里的“栋”本...
《周易》作者在第四十七《困》卦九四的爻辞中记载了一个慈善者在老百姓遇到缺少犁铧尖的困难时,用车装着犁铧尖对百姓进行捐赠的事迹。 【困】九四 来徐⑴徐,困⑵于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