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译文】乾卦的政治主张是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与建功立业,坤卦的思想体系是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与遵从依照;乾卦为邦国安定的根本,坤卦为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的实际内容;乾卦本是容易记忆,坤卦也是简单形态;简单的就容易记忆,简单的就容易遵从依照着去做;
【注释】“道”政治主张,思想体系,门派学说。《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成”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康熙字典》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尚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立政:确立为政之道。《尚书·立政》:“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
“男”建功立业(建立功勋,成就大业。)。《康熙字典》《白虎通》男,任也。任,功業也。《易·繫辭》乾道成男。(“任”立功。《周礼》:“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
“女”遵从,依照。《康熙字典》《博雅》女,如也。言如男子之敎,人之陽曰男,隂曰女。《易·繫辭》坤道成女。(如:遵从,依照。《说文》:“如,从随也。”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知”为,作。《易·系辞上》:“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王念孙曰:“知犹为也,为亦作也。。”
“大”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故天下大而富。”
“始”根本,本源。《国语》:“坚树在始。”
“作”为,充任。《尚书·舜典》:“汝作司徒。”
“物”指说话或文章的实际内容。陆机《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以”用作副词。相当于“乃是、本是”。《淮南子·俶真训》:“其用之也以不用,其不用也而后能用之。”
“易”简单的,容易的,与“难”相对。《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知”记忆。《康熙字典》又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以”相当于“也”。《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能”通“态”。形态。《素问·风论》:“五脏风之形壮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从”遵从。《论衡·自然》:“不合自然,故其义疑,未可从也。”
【原文】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译文】容易记忆就有人喜爱,容易遵从依照着去做便可建功立业;有人喜爱就能够将易经长久地传承下去,建功立业即是能够使邦国安定;能够将易经长久地传承下去即是德才兼备者的品德,能够使邦国安定便是德才兼备者的事业;易经简单因而天下的道理就会很容易得知了,得知了天下的道理,所以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以及天子与王侯的职位就在这部《易经》之中了。
【注释】“则”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柳宗元《捕蛇者说》:“ 非死,则徙尔。”
“有”用同“或”。代词。有人;有的。《尚书·尧典》:“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亲”爱。《孟子》:“人之亲其兄之子。”注:“爱也。”
“则”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荀子·荣辱》:“粮食大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
“有”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荀子·议兵》:舜伐有苗…汤代有夏。
“功”事业,功绩,功业。《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可”可以,能,能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大”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故天下大而富。”
“贤人”德才兼备的人
“得”得知。《礼记·乐记》:“礼得其报则乐。”注:“谓晓其义。”
“而”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成”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康熙字典》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尚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立政:确立为政之道。《尚书·立政》:“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
“位”特指天子或王侯之位。《公羊传•文公九年》:“即位矣,而未称王也。未称王,何以知其即位?以诸侯之逾年即位,亦知天子之逾年即位也。”
“乎”用在句中,表示舒缓语气,无实义,可不译。《论语·雍也》:“于从政乎何有?”
“其”代词。这(种),那,其中的。《汉书·苏武传》:“虞常等七十馀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声明:本文系转载,由赵庚白原创发布于新浪博客,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赵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
本文内容是作者[宋]李光撰《读易详说》中对周易十翼《周易系辞上传》的详细解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
【原文】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译文】亲近依随自然界察看其规律并且继续传承下去...
[宋]董楷撰《周易傳義附錄•卷十上》繫辭上傳 周易傳義附錄卷十上,宋董楷撰 繫辭上 《本義》:繫辭,本謂文王、周公所作之辭,繫于卦爻之下者,即今經文。此篇乃孔子...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毛奇龄撰《仲氏易》中对《周易系辞上传》的详细解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系辭上傳第9章[清]纳喇性德撰《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七十三》 頭等侍衛納喇性德編 【原文】:系辞上传第九章: 【原文】:天一,地二,天三,地四...
【原文】子曰:“夫《易》何为(1)者也?夫《易》开(2)物(3)成(4)务(5),冒(6)天下(7)之道(8),如斯(9)而已者也。”是故圣人(10)以(11)...
【原文】参(1)伍(2)以(3)变(4),错(5)综(6)其数(7),通(8)其变(4),遂(9)成(10)天下之文(11);极(12)其数,遂定(13)天下之...
【原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译文】天尊贵高大在上,地卑微在下,乾坤的含义就确定了;卑微...
系辞:系,古字作毄,有系属义。辞,本作辭,即词,有说义。系辞本义是系辞于卦爻之下。案《系辞》:“系辞焉以断吉凶。”“系辞焉以尽其言。”即是其正。此处以“系辞”为...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凶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
刘大钧《周易传文白话解》系辞上传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①。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
明陳祖念撰 尊卑章 楊廷秀曰:聚散異向,好惡相攻,由是吉凶生焉。 朱子發曰:乾、坤貴賤兩者,聖人觀天地而畫卦;剛柔、吉凶、變化三...
(宋末)俞琰撰《周易集说》繁体版卷二十八:系辞上传一 辭乃文王之辭,繫謂繫屬於卦爻之下,傳者孔子傳述文王之意,故曰繫辭傳。係一作繫,按陸德明釋文云:若從毄下系者...
上接《直方周易》系辞上: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贞。 【正文】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