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易经》没有思绪,没有举止行为,安静不动,用心推论研究就能如愿地了解天下的事情,编撰者不是天下知识最渊博的人,那怎么能够达到如此程度呢?
注释:(1)“无”没有。《荀子·法行》:“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
(2)“思”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晻晻日欲瞑,愁思出门啼。”
(3)“为”假借为“伪”。做,作,干,搞。《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为。”(作为:所作所为;行为(举止行动)。)
(4)“寂”安静。《康熙字典》【廣韻】靜也,安也。【易·繫辭】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5)“然”助词。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状态。《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6)“感”动心(动用心思。动:使用。如:大动干戈。);推究(推论研究。)。《说文解字》動人心也。《康熙字典》【增韻】格也,觸也。(“格”推究。《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7)“而”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遂”如愿;顺从。《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9)“通”明白,了解。《汉书·卷七二·王吉传》:“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
(10)“故”事;事情。《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昭伯问家故,尽对。”
(11)“至”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
(12)“神”指知识渊博或技能超群的人。 王嘉《拾遗记·后汉》:“京师谓康成为‘经神’。”
(13)“其”代词。那。朱熹《中庸集注》:“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4)“孰”疑问代词。什么,怎么。《论语•为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5)“与”语气词。表疑问或反诘。《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16)“于”介词。至,到。《尚书·汤诰》:“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声明:本文系转载,由赵庚白原创发布于新浪博客,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赵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
刘大钧《周易传文白话解》系辞上传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①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
上接: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原文】是故《易》有(1)...
[北宋]张载撰《横渠易说》系辞上 [系辞所举易义,是圣人议论到此,因举易义以成之,亦是人道之大且要者也。] [系辞反复惟在明易所以为易,撮聚众意以为解,欲晓后人...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乾坤其易之縕邪?」...
【原文】“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上接: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虞翻曰:天贵故“尊”,地贱故“卑”。“定”谓成列。 荀爽曰:谓否卦也。否七月,万物已成,乾坤各得其位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虞翻曰:...
【原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译文】天尊贵高大在上,地卑微在下,乾坤的含义就确定了;卑微...
刘大钧《周易传文白话解》系辞上传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道,善也;成之者,性也。①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这道鲜矣。显诸仁,藏...
上接: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正文】子曰:“圣人立(1)象(2)以(3)尽(4)意,设(5)卦(6)以尽情(7)伪(8),系(...
【原文】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刘大钧《周易传文白话解》系辞上传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①。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②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清]朱軾《周易傳義合訂•卷十》繫辭上 周易傳義合訂卷十 大學士朱軾撰。 繫辭傳上: 系辞上第一章: 繫辭本謂文王、周公所作之辭,繫於卦爻之下者,即今經文。此篇...
[釋文]繫,徐胡詣反,本系也,又音係,續也,字從毄,若直作毄下系者,音口奚反,非。辭本作,依字應作詞,說也。本亦作繫辭上。王肅本皆作繫辭上傳,訖於雜卦,皆有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