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知(1)几(2)其神(3)乎(4)。君子(5)上交不谄(6),下交不渎(7),其知几乎。几者动(8)之微,吉之先见(9)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10)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11)用(12)终日?断(13)可识(14)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15)之望(16)。”
【译文】老师说:“知道事情的预兆他就是知识渊博的人,地位高的人与上级交往不献媚奉承,与下级交往不轻视怠慢。他还知道事情的预兆。事情的预兆是行动的细微迹象,是对事情吉祥结局的预先了解。君子了解到事情的预兆就开始行动,不等待,长久这样做。《易经》豫卦六二的爻辞说:“事先准备的意志坚决好比岩石,把事先准备当做大事长久坚持,官长做得正确。”事先准备的意志坚决好比岩石,安定时期就采用此策略长久坚持,肯定可以成为标志性人物。地位高的人既知道事物的细微迹象又懂得事物的彰显迹象;即知道事物柔弱一面又懂得其强盛的另一面,众人景仰。
注释:(1)“知”知道,懂得。《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几”细微的迹象;事情的苗头或预兆。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计倪》:“由此而言,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几,得有丧之理。”
(3)“神”指知识渊博或技能超群的人。 王嘉《拾遗记·后汉》:“京师谓康成为‘经神’。”
(4)“乎”语气助词。在陈述句末,表示论断、决断或终结语气。相当于“呢”。如:《道德经》:“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乎。”。
(5)“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孟子·公孙丑下》:“君子有不战。”《荀子劝学》:“君子博学。”
(6)“谄”谄媚,曲意迎合。《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7)“渎”轻慢,不敬。《左传·昭公十三年》:“渎货无厌。”
(8)“动”行动;为一定的目的而活动。《孙子·军争》:“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9)“见”观察;知道;了解。《谷梁传·僖公元年》:“是齐侯与?齐侯也。何用见其是齐侯也?”
(10)“俟”等待。《孟子·万章下》:“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
(11)“宁”安定,平安。《尚书·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12)“用”采用,采纳。《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用李斯谋。”
(13)“断”肯定。柳宗元《封建论》:“周之事迹,断可见矣。”
(14)“识”标志。《论衡·问孔》:“明文以识之,流言以过之。”
(15)“万夫”众人,人民。《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16)“望”景仰。《左传·襄公十四年》:“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
声明:本文系转载,由赵庚白原创发布于新浪博客,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赵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吉凶者...
【原文】《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译文】《易经》这本供人们研讨学习的书,研究只是开始,关键要看结...
繫辭輯下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趨時者也。...
本文内容是作者[清]刁包撰《易酌》中对《周易系辞下传》的详细解释,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
[清]朱軾《周易傳義合訂•卷十一》繫辭傳下 周易傳義合訂卷十一 大學士朱軾撰。 系辞下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本義》:成列,謂...
【原文】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
【原文】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
【原文】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本文内容是作者[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中对《周易系辞下传》的详细解释,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
[清]傅恒《御纂周易述義》繁体版【卷九】繫辭下傳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成列,謂乾一兌二...
【原文】《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
【原文】古者包牺氏之王(1)天下也,仰则观象(2)于天,俯则观法(3)于地,观鸟兽之文(4)与地之宜,近取诸身(5),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6)神(7)...
八卦章 成列因重伏羲之易,相推繫辭文王之易。 動在其中,謂卦爻有辭,則人之動而應用者即在矣。與生乎動天下之動,爻象動乎内之動皆同。 ...
刘大钧《周易传文白话解》系辞下传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①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