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彖傳》,是釋履彖辭以明處履之道也。不疚,謂德稱其位。
孔子釋履彖辭曰:卦之名為履者,蓋以卦之二體言之。兌為柔,而乾為剛。卦體以兌之至柔,而履乾之至剛。履非所履,動有危機,故名之為履也。夫人之履危,鮮不見傷,乃履危而不傷者,蓋卦德說以應乾,則踐履從容,恭順而不失其正,所履之善如此,將得遂其進,而行無所阻,雖危而不至於危也。故卦辭繫曰:「履虎尾,不咥人,亨。」夫亨固以其德矣,而其所以得亨者,卦體五剛中正而履帝位,剛則有神謀雄斷之資,而中正則能善用其剛而不過,是德稱其位也。德與位稱,則無忝帝位,而其心寧至於有疚乎!夫既有其德,而復有其位,以理勢度之,其功業著於四方,有極光輝發越之盛者矣。有君若此,而臣以和說應之,此其所以得亨也。
按:聖人釋彖既畢,又指九五之德,以推廣其義,誠見履帝位者,不剛不足以制天下,不中不正則剛而過於亢,過於察,一往不顧其所安,雖天下臣民欲和說以應之,而在我未能免媿悔之萌,則在人亦難冺危疑之跡矣。高而能下,貴而益謙,動容周旋,無不中禮,斯為可法可則,而無惡無斁於天下也乎。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